帝國遺夢:中國印度的三段邊境爭議

▲印度不承認中國對阿克賽欽的主權。(圖/BBC)

印度是中國目前在陸地邊界上存有重大爭議的唯一國家。要解釋中印爭議的三段邊界,就必須回顧一段帝國的歷史。

2020年是中國與印度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70週年。但在這個兩國關係重大的年份裏,中印邊境線上雙方軍隊摩擦、對峙的消息反復出現,根源在於百多年來雙方邊界從未劃定。

中印邊境爭議的特殊性和解決的困難可謂大於中國與其它不少鄰國的領土爭議,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在近代史上,它起始於一個崛起的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對一個衰落的亞洲大帝國(大清帝國)的持續挑戰。

這一長達約百年的挑戰總是大英帝國所屬印度方面不斷進展,中國方面不斷後退。但這一挑戰因為1947年印巴獨立分治和大英帝國的崩潰幾乎嘎然而止,並以1951年中國與西藏高層領導達成17條協議、解放軍進駐西藏取代藏軍承擔國防責任開始改變對比態勢。

剛剛實現自己民族國家獨的一些印度民族主義者,當年似乎無法將大英帝國的遺夢徹底忘記,直到他們與來自北京的強硬對手面對面相遇。雙方的邊境戰爭將邊界爭議置於全球目光之下。

中印邊境三段爭議到底是哪三段?到底現在是誰入侵了誰的領土?要解釋清楚,必須從現實回到塵封的歷史記憶之中。

三段邊境和被忘卻的傳統線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中印兩國擁有共同邊界大約2000公里,有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區域存在領土爭議,涉及西段、中段和東段三個部分。

其中,東段爭議主要為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在印度方面,1986年印度議會才設立的阿魯納恰爾邦,包括了藏南大部地區)。這裏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曾有西藏糧倉之稱。它還是六世達賴喇嘛出生地。在這裏,中國的解放軍曾經在1962年邊境戰爭中擊潰印軍北方主力,但又在佔領兩個月後主動宣佈停火,全部撤走。印度隨即重新佔領。中方認為爭議領土面積大約9萬平方公里,比兩個台灣島面積還大。目前全部為印度佔領控制。

中段主要為錫金地區,中方認為爭議領土約2100平方公里,目前全部為印度佔領控制。兩年前的洞朗對峙就發生在這裏。

西段則是中國目前控制的阿克賽欽地區(總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和印度目前控制的克什米爾拉達克(總面積約5.9萬平方公里)相連。

中印邊界問題久遠複雜。中國方面強調,在過去數百年有一條「傳統習慣線」。這條「傳統習慣線」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鄰接印度阿薩姆平原。這條傳統習慣線向北到喜馬拉雅山脊,包括歷來屬於西藏(古代吐蕃)地方管轄的不少藏人居住地區。

目前中國控制的領土遠在傳統分界線以北地區,為何印軍仍認為中國軍隊侵入了印度呢?

大英帝國劃的三條線

論及1947年獨立建國的印度與中國的國境線,不能不回顧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殖民史,以及大英帝國劃出的三條線:「約翰遜線」,「麥克馬洪線」和「馬繼業-竇訥樂線」。三條線的名字均為大英帝國官員。

這三條線與大英帝國蠶食入侵大清帝國的歷史,以及目前中印雙方主權爭議的現實有關。

19世紀印度次大陸,臥末爾帝國衰落後印度分裂成的數百個大小土邦王公國已經被當時在世界崛起的大英帝國一一收入囊中。直到1857年大英帝國殖民者才真正首次統一印度。

但北邊的西藏元代則早已臣屬北京。在明清兩朝,直到大清帝國在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擊敗前,北京一直在加強對西藏的主權控制。

19世紀印度變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開始逐漸不斷向北方推進以印度為中心的殖民擴張,包括在西北控制了歷史上藏族傳統居住區拉達克(目前為中印西段邊界印控地區),並劃了一條「約翰遜線」,將阿克賽欽全部劃入英屬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借道這裏將大英帝國的影響拓展到西藏和新疆。為了和北方的沙俄帝國爭奪新疆中爭取清帝國的支持,又向清政府提出分割阿克賽欽的「馬繼業-竇訥樂線」。

在中段,英軍向北佔領了西藏亞東要塞(中印中段邊界以北地區)。

20世紀初,英國殖民者加強了北進行動。之後與印度官員在印度東北方向中印傳統邊界以北劃出「麥克馬洪線」,將約9萬平方公里藏南區域劃入英屬印度。

這三條線,不論是當年的大清帝國,還是中國國民黨政府和共產黨政府都不予承認。

印度1947年獨立後,認為自己繼承了大英帝國在印度的遺產,「約翰遜線」以西和「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控制地區都屬於印度,一直是中國非法佔領的地方。

在中國解放軍於1951年進駐西藏前,西藏的部分高層領導人物傾向於不斷加強和印度及西方的關係而疏遠北京,甚至主張西藏獨立。這也成為影響中印劃界的政治因素。

印度一直到2003年才首次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

帝國崩潰後的新形勢

中印邊境爭議沒有因為大英帝國崩潰消失,相反,因為原屬大英帝國的印度、巴基斯坦1947年分別獨立,中印邊境爭議出現了新的格局性變化。

印度、巴基斯坦獨立伊始兩國間就發生了領土劃界爭議,隨即當年在中國西南部地區比鄰新疆、西藏地區的克什米爾發生了長達一年多的第一次印巴戰爭,將克什米爾一分為二分別控制。

巴基斯坦沒有要求以「約翰遜線」為界,而是提出了以大英帝國政府1899年向大清帝國政府建議的「馬繼業-竇訥樂線」為基礎進行較為合理的劃界談判,等於承認中國對阿克賽欽大部和整個喀拉喀什河源的主權要求。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劃界問題上互惠互利進行談判,迅速達成了一致,解決了邊境分界問題。

而印度因為聲稱對整個克什米爾的主權,拒絶承認中巴劃界協議。

印度建國後堅持認為,中印不存在邊界爭議,包括東段麥克馬洪線和西段約翰遜線都是中印之間的「已定界」,所以認為「中國實際上已經侵佔大片印度領土」。自1947年獨立後,印度就開始搶佔中印邊境爭議地區,以造成既成事實。1954年,印度政府全面修改官方地圖邊境,並在中印邊界東段、中段、西段都不斷蠶食爭議地區,甚至越過麥克馬洪線向北推進,中印兩國之間的邊境衝突日漸增多。

前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在其《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說:「印度對待邊界爭端的基本方法,即印度所主張的領土,都應自動成為印度的領土」。中印雙方談判無法進行,最終引發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

外交界一直傳言,中國過去曾試圖與印度達成和與巴基斯坦類似的互惠協議,以印度承認中國對在西線實際控制的阿克賽欽地區的主權,交換中國承認東段的麥克馬洪線為國界,但被印度拒絶。

數十年後當今世界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軍事開支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特別是在今天知識信息傳播發達的中國和印度社會裏,外交劃界談判中的任何重大退讓都會點燃國內民族主義的烈火。上述傳言的折中提議恐怕也成為了歷史。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太空碎片垃圾成災 盤點幾種潛在清理方案
中印爆嚴重衝突!傳5名共軍被殺死 解放軍發重大聲明
台灣人何時可以去日本玩?日官方終於給答案

更多國際相關新聞
第2次中印戰爭將現?傳逾60死傷
兩韓聯絡辦公室 當年上演大和解 如今驚爆撕破臉
北京再增27確診 市委書記蔡奇「背水一戰」
串流革命 手機、影片、社群放送警察執法真相
美疫情若反彈 專家:二度封鎖衝擊將更慘

【全民養肺】專題報導
台灣22縣市肺癌地圖 首度完整大公開
肺部健康小測驗 你的肺知識及格嗎?
肺部健康1分鐘自我檢測 壞習慣你中幾個?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正視台灣新國病
健康肺知不可 長庚胸腔科醫師Q&A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