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大興土木 全球生態環境面臨浩劫

外交人士憂心一帶一路衝擊,中國撒錢興建鐵路公路的計畫,同樣讓保育人士憂心忡忡。因為道路不僅會分割生物棲地、加強土壤侵蝕與山崩危機,更有利於伐木與農業開發。(Pexels)
外交人士憂心一帶一路衝擊,中國撒錢興建鐵路公路的計畫,同樣讓保育人士憂心忡忡。因為道路不僅會分割生物棲地、加強土壤侵蝕與山崩危機,更有利於伐木與農業開發。(Pexels)


人們常說新年新氣象,然而,全球環境與生態保育的前景從2019年一開始就令人憂心,不僅美國最快將於明年底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議(Paris Climate Agreement),巴西新總統也將為開發有地球的肺之稱的亞馬遜雨林(Amazon)敞開大門。與此同時,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自2013年開始推動的「一帶一路」計畫,更讓環保人士蹙額疾首。#請聽以下專題報導#

中國撒錢拚基建 環保人士也憂心

2013年,中共宣布雄心勃勃、耗資數百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期望由北京主導海陸運輸與貿易基礎建設,串連南亞、東南亞、中亞、歐洲與非洲。但近幾年來,中國投資潛藏的危機陸續浮上檯面,其中又以斯里蘭卡積欠中國債務,被迫將赫班托達港(Hambantota)租給中國99年的主權危機最為人所知。

然而,不僅外交人士憂心一帶一路衝擊,中國撒錢興建鐵路公路的計畫,同樣讓保育人士憂心忡忡。因為道路不僅會分割生物棲地、加強土壤侵蝕與山崩危機,更有利於伐木與農業開發。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前年一份分析,發現一帶一路涵蓋範圍與265種受威脅物種的棲地重疊。一帶一路是商機,更可能是瀕危動物的輓歌。

一帶一路促開發 萬象之國將無象

其中一項保育危機,便發生在毗鄰中國雲南省的「萬象之國」寮國。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上週報導,由中國資助、連結昆明與新加坡的鐵路計畫,有可能加速寮國象群的消亡。

長達3,900公里的昆明─新加坡鐵路,屬於中國泛亞鐵路(Pan Asia Railway)計畫的中線,連結雲南到寮國、新加坡等東協(ASEAN)國家。對於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不到2,500美元的寮國而言,車潮與錢潮堪稱誘人。然而鐵路網一旦在寮國擴張,列車有可能衝撞大象,若設置護欄又會切割自然棲地,不利動物尋找食物、水源和繁殖地點。

此外,寮國在努力脫離低度開發國家的同時,早已開始伐木、採礦、興建水力發電大壩。這些危及大象棲地的行動,勢必將在「一帶一路」計畫下加速。值此之際,寮國國內象牙市場卻成長快速,其中80%以上的象牙都落入中國旅客買家之手,而且預料以後進入寮國的中客只會愈來愈多。

目前寮國大象只剩不到1千頭,保育人士估計,依照目前趨勢,到2030年以前,寮國大象將不復存在。而這只是一帶一路危及生物的其中一例,印尼蘇門答臘島(Sumatra)近幾十年才發現的新物種打巴奴里猩猩(Tapanuli orangutan),也可能因為一項中資水力發電大壩計畫而滅絕。

抑制國內煤炭消費 中企卻赴外國採煤

另一方面,中資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開發,也讓氣候專家提高警覺。

2017年,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巴黎氣候協定之後,中國曾重申對這項協定的承諾。但專家憂心,在中國力圖控制本身煤炭消費與碳排放的同時,一帶一路計畫反而增加他國的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耶魯大學森林與環境研究學院(Yale School of Forestry & Environmental Studies)線上雜誌「Yale Environment 360」上週一份報導便指出,中國煤炭與能源公司持續在海外擴張,中國企業在孟加拉、巴基斯坦、塞爾維亞等25個一帶一路國家中,參與了至少240個煤炭計畫,而且許多中資新場址都沒使用先進碳捕捉(carbon capture)技術,不利遏止氣候變遷。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年曾說,要打造「綠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一帶一路,呼籲沿線各國深化環保合作,實際情形卻不是這麼回事。

一帶一路出口中國發展模型 恐不利遏制氣候變遷

在中國產業發展歷程中,煤炭與能源企業處於核心地位。自1990至2015年,中國每年的煤炭消耗量從10.5億噸,增加到39.7億噸。在中國GDP快速成長的同時,煤炭就佔了中國能源供應量70%以上。

現在中國國營企業積極透過一帶一路拓展機會。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去年9月便指出,簽署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超過70個,GDP均值為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這些國家都比照中國的發展模型,大量消耗能源,巴黎氣候協議在中國的一帶一路野心之下,恐怕將更難達成目標。#以上專題是由編譯楊昭彥編輯、播報,謝謝收聽#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