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張惠妹寫歌詞 他跨界拍片「很痛苦但更有勇氣」

有多年流行音樂工作資歷的施立(右)是張惠妹(左)〈也許明天〉的作詞人。(施立提供)
有多年流行音樂工作資歷的施立(右)是張惠妹(左)〈也許明天〉的作詞人。(施立提供)

《野雀之詩》是施立編導的第一部電影,拍電影的過程中,施立也借重團隊的專業,共同提升作品的質感。有多年劇場與唱片工作經驗的他坦言,雖然不同形式的創作各有特點,但相較下,電影是最困難的,卻也因此讓他可以更了解自己、更深入探索不同議題。

希望鏡頭聚焦人物情感的施立,在《野雀之詩》拍攝前與多次合作的攝影師陳麒文決定採用4:3的銀幕比。「很多電影銀幕畫幅很寬,要左右移動去看。但4:3比例的視覺焦點會放在中心、更具景深。片中小男孩在艱難的環境中,努力活下去,透過較古典的4:3銀幕比、產生凝視的效果,望見內在的力量。」

劇場出身的施立,在1990年代中期進入流行音樂界,擔任企劃、宣傳、製作等工作,也是張惠妹〈也許明天〉、陳奕迅〈好久不見〉等歌的作詞人。他入行做唱片之初,同時在北藝大戲劇研究所念書,參與劇場活動。2001年,施立因劇場表現獲教育部遴選,至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以戲劇導演身分駐村一年。其後,也繼續在流行音樂圈工作。

近10年施立將重心轉往影像創作,陸續執導《離家的女人》《回家的女人》等片,但他強調自己並非懷抱強烈電影夢的人,是順其自然在不同年紀與生命狀態下,轉換不同的表達形式。

近10年來,施立的工作重心轉往影像創作。(施立提供)
近10年來,施立的工作重心轉往影像創作。(施立提供)

施立在拍片後,台灣歌壇景氣早已今非昔比,但他不排斥重回唱片圈,也曾受邀回去做唱片。他不諱言,相較電影,做唱片相對容易。「拍電影讓我有更深層的自我探索。這件事情很痛苦,可是你發現經歷這些事情後,更了解自己。於是又有勇氣再往下走,再走更深一點、更遠一點。」


更多鏡週刊報導
來自不堪失能家庭 他長大充滿正能量建立美滿人生
電影接連入圍國際影展 籌拍時竟找不到投資者
錯估形勢經費拮据 施立靠這招找到工作夥伴

更多新聞報導
明星光環全消失 野生小嫻零元不悔窩屏東端盤子
曲家瑞首吐終身不婚原因 歎:我一路就是這樣走來
45歲謝金燕首卸「超濃眼妝」 網驚呆:根本大學生
火燒事件滿10年 Selina「沒必要走出來」
首度與趙擎合作 江祖平驚曝:此生不婚不生

今日娛樂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