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也能複製的「天才教育」:讓孩子多方嘗試,找到特長加速學習刺激!

平凡人也能複製的「天才教育」:讓孩子多方嘗試,找到特長加速學習刺激!
平凡人也能複製的「天才教育」:讓孩子多方嘗試,找到特長加速學習刺激!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有與人不同的特色、優點、天賦。

但談到發展特殊天賦的天才、資優教育,卻有不少人懷疑「壓力會不會太大?」「跳級好嗎?」「會不會揠苗助長?」「會不會變得只會讀書,不會社交,心理脆弱?」「會不會交不到朋友,太寂寞了吧?」

《教育心理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刊登了美國名校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追蹤超過1600名美國資優生的經歷,打破了這些迷思,並分析了造就天才之路。

范德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魯賓斯基(David Lubinsky)和班勃(Camila Benbow)花了幾十年研究資優生的成長與人生。他們追蹤了超過1600名在1970、1980年代數學和語文天賦優異在同齡前1%、並且在高中畢業以前接受過特殊資優教育的學生,看看教育上「超前部屬」的干預,是否影響了長期的幸福快樂。

天才在高中前接受資優教育 不會帶來負面影響

這些學生在50歲時接受好幾種不同的標準測驗,衡量他們的心理狀態。結果發現,在教育上提早、或給他們更多刺激,像是跳級、上更多更難的課程,像是在高中就先修大學課程(Advanced Placement, AP)、或是提早進入大學,都沒有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人們擔心的負面影響。他們的生活適應良好,心理平衡,並不特別寂寞,不後悔來時路,也沒有變成「怪咖」。

魯賓斯基和班勃與學生,又再研究了另一群資優生。他們找了在青少年時期就參加范德堡大學數學早熟青少年研究(Study 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的500個數學資優生,在他們25歲、在美國名校念科學類博士班時做一次測驗,在他們50歲再做一次測驗。

結果再次印證第一次研究的發現,教育上的加速進展,並沒有導致心理失調。甚至,這一群學生的心理狀態比一般平均狀況更好,認為他們的教育對他們有長期的正面效果,而且對人生更滿意。

社會需要多元的奇才

魯賓斯基告訴心理學家暨《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平克(Susan Pinker),其實天才教育只是讓某一方面資賦優異的孩子比較早得到相關領域的栽培,天才教育值得學習之處,就是在他們年輕時,獲得較多學習、刺激的機會。

而且,社會的進步要靠多元發展,需要依賴各個領域的奇才,天才不是只有一種定義,或只能走學術研究道路。例如,臉書的創辦人左克柏、女神卡卡,都曾經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資優課程的學生,他們之後雖然沒有完成大學教育或成為學者、研究專家,卻帶給了人們在社會連結上的創新,以及藝術生活的享受。

如果給凡人在他們特長的領域一樣的機會,他們也能像天才一樣表現突出。只要孩子真的有天份,大家不需要受制於刻板印象,擔心特殊、提早、加速的學習刺激,會帶來心理負面效果;家長也不用拘泥於孩子是否是「超級天才」,而疏於發展他們的潛能。如果孩子因此失去盡情發揮天賦的機會,反而耽誤了他們與社會進步的潛能。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唐鳳 史上最斜槓天才數位政委
天才來自於「熱情」
天才是怎樣養成的?網紅教授顏聖紘:爸媽從來不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