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焦慮抑鬱需要被治療,「Frame」想用互聯網幫助醫患對接

儘管人們通常更關注身體健康,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社會越來越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關注心理健康的項目也逐漸露出水面。

就在幾天前,英國心理健康初創公司COMPASS Pathways才剛宣佈完成新融資,高達8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這家公司的做法是研發藥物psilocybin來抵抗抑鬱症。

在這個賽道上,更多的公司是在做醫患對接平台,幫助患者精準對接到心理治療師,給予患者個性化的、長期持續的治療服務,這是因為市場上的心理治療師是相對緊缺的,患者存在治療需求。

舉個例子,36氪此前接觸的抑鬱研究所,就是在用互聯網化的運營方式,幫助抑鬱群體對接心理諮詢服務,提供知識付費、心理諮詢、社群等解決方案。

本月剛獲投7500 萬美元的美國公司Lyra Health,也是通過互聯網平台,在幫助對接治療師。向用戶提供線下或視頻治療,還提供自助治療的數字化工具。這家公司的亮點在於,通過人工智能算法達成更加精準的匹配,並且瞄準企業員工,因此用戶群相對穩定。

今天要介紹的另一家美國公司「Frame」,它的模式與抑鬱研究所、Lyra Health比較相似——在前端匹配治療師與患者,在後端為心理健康從業人員提供計費和遠程醫療解決方案。

Frame瞄準的是千禧一代,因為儘管美國有超過70萬名行為保健專業人員,但是80%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千禧一代從接受過治療,也沒有期望獲得治療。

面對這樣的狀況,這家公司在通過知識輸出的方式吸引用戶,提醒更多用戶開放地看待心理問題,告訴潛在用戶他們能從治療中獲得怎麼樣的收穫。

目前Frame已經獲得了Real、Silver Health、Mindler、Hims&Hers、Snap等公司的合作。同時該公司也加快了發佈速度,以應對新冠疫情引發的心理健康需求。

我們再看中國市場的狀況,醫院僅提供非常有限的心理諮詢,多數隻提供藥物和物理治療方案,導致市場上心理諮詢的需求和供給極其不平衡。國內諮詢機構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且客單價高,部分從業者缺乏系統的培訓,甚至可能出現漏診誤診等問題。因此,國內市場的心理諮詢對接需求強烈,存在市場機會。

原創文章,作者:蔡姝凝。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