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烏克蘭高官貪汙是戰爭經濟學現象之一?(上)

國父在民生主義中有關俄國與英、美等國「戰時政策」的一段話,可以給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官員參考參考。(取自台北市政府網站)
國父在民生主義中有關俄國與英、美等國「戰時政策」的一段話,可以給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官員參考參考。(取自台北市政府網站)
劉東皋

二次大戰之後,雖然台灣因兩岸對峙曾有過一段比其他國家更長的戒嚴時期,但實際上,自一九五0年代之後出生的(廣義)台灣人,拜「冷戰之賜」,並未經歷過戰爭。即使曾發生八二三砲戰,但戰場實際上僅侷限於金、馬戰地,本島並未遭受戰火。在經濟上,自我有記憶以來,台灣似也不曾因為戒嚴而採取物資管制、食物配給、宵禁等措施。

然而,印象很深的是,小時候父親就訂有聯合報,偶會看到公務員因為貪汙而被判死刑的新聞、僅僅有人因為多貪了便當(錢?)便被處以重刑。如今對照台灣各層級官員、民代,各種貪汙事件層出不窮,一堆貪汙犯刑滿出獄之後也繼續享受他的財富自由,令人頗有「今非昔比」、「今不如昔」之感。

貪婪是人性,誠所謂「賠錢的生意沒人做,砍頭的買賣有人幹」。尤其在戰時,當各種物資須加以管制、生活必需品要進行配給、所有因應戰爭所需的生產要素形同收歸國有的情況下,即使加之以嚴刑峻罰,仍然有許多人要挺而走險,大貪特貪。但不論如何,前方青年戰士每天出生入死、善良小民每天艱苦度日之下,軍事政府本就有責任嚴懲貪官汙吏與囤積居奇的奸商。

台灣這一代的政治人物應該都沒有人真正具有戰爭經濟學的概念與執行經驗,如果兩岸真的發生戰爭,也只有依樣畫葫蘆、找出一些過往文獻或請一些美國(政府)顧問來籌謀一番。終究,美國政府到處介入他國戰爭,對於南越或阿富汗、乃至伊拉克親美政府,戰時槍彈武器和物資供應。各項軍事戒嚴與經濟管制措施、以及戰後的重建工程和廉價資產的收割,美國軍工、政商一體的政府應該經驗頗多。

創建中華民國的孫中山先生未能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就過世了,不過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簡稱歐戰),孫先生倒是親身聽聞、也看到了很多現象。他在民生主義的一段話,倒是讓人覺得有趣,可以給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官員參考參考。

他說:「…照俄國人自己說,俄國從前所行的革命辦法,並不是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戰時政策,這種戰時政策,並不是俄國獨行的,就是英國、德國和美國當歐戰的時候,把全國的大實業像鐵路、輪船、和一切大製造廠都收歸國有;為什麼英國、美國實行出來,就說是戰時政策,在俄國實行出來,大家就說是馬克思主義呢?…」

原來,按孫中山先生的理解,共產黨革命後的蘇俄政府搞的集權主義,英、美、德在戰時就都這樣搞。但我現今讀來不免猜想,革命後的蘇俄當時是無產階級專政,其資源的配置與集權產生的作用,必然與英、美資本主義國家不一樣。

如果試著去查一查美國企業歷史,諸多如奇異(GE)電器這樣的企業財團,在二次大戰之後,因為掌握了龐大資源與軍、工科研技術,而被美國政府養大成跨國性大企業集團。但蘇俄的「戰時政策」,可不是這樣的在發展私人企業財團的。

(作者為中報雜誌社總編輯。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