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末喜一甲子 見證台灣舞蹈史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我這一生,就只有舞蹈,就只會舞蹈。」舞蹈家廖末喜對自己一生,下了最美麗的詮釋。府城歷史悠久,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舞蹈發展,也幾乎源自台南。廖末喜說,舞蹈不但是台南的無形文化資產,更是她自己的無形文化資產,除告別舞作,明年度她也將推出展覽、出書及紀錄片,記錄她精彩的舞蹈生涯。
今年對廖末喜是別具意義一年。十三歲的她,首編舞蹈《夏天裡過海洋》,初登台南社教館舞台,從此跳舞、教舞和編舞,至今一甲子;二十三歲的廖末喜,以家為教室,創辦「怡君舞蹈社」,從草創初期八位學生,至今桃李滿天下,今年更獲中華民國舞蹈學會頒發「春風化雨教學五十年」肯定。
師承台灣現代舞蹈之母蔡瑞月,蔡瑞月北上發展後,廖末喜接棒薪傳舞蹈香火,一輩子面對舞蹈把杆,是她所有情感和回憶所在;過度運用身體,廖末喜深受膝蓋退化、坐骨神經痛,然她不畏艱難,堅持此次親登舞台,演繹她對舞蹈之神的感恩,也讓所有人見證和傳承台灣舞蹈史。
廖末喜的舞蹈,不只是個人,更蘊含她對土地、文化的領略。廖末喜強調,愈在地、愈國際,經由舞出在地特色,以文化為創作養分,才能成就經典,讓台灣舞蹈在國際舞台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