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台灣豬標章公信力 政府把關食安課題

【劉宜頻 黃映婕 台北】

因應美國萊豬進口,現在各店家搶著懸掛,各式各樣的豬肉證明標章,不僅有時候業者分不清楚,也有消費者質疑標章公信力,如何落實食安把關,增加民眾的信心,是政府當前重要課題。

「一碗100塊,這100塊都這邊,你要去哪買這樣兩樣菜?1100塊你跟我說。」

叫賣聲不斷,早上的市場人潮熙熙攘攘,走一趟可以發現,不論是豬肉攤或是豬肉相關製品,不少店家已經貼上豬肉產地來源貼紙,不過仔細看,不只標示形狀不一樣,顏色也很多不一樣,連業者自己也坦言常常搞不清楚。

店家:「搞得很亂,完全不知道他們的,他們定義,他們是怎麼去定義的,所以就是有官員的人來,我們就是全力去配合這樣就可以了。」

店家:「叫我們貼甚麼我們就貼啊!對啊!因為真的造成滿大的困擾,那個美國豬實在是太那個了,客戶會一直問啊!到底豬是哪裡來,像我們已經市場賣這麼多年了,今年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我們配合的廠商已經10多年了。」

記者 劉宜頻:「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現在已經全面開放進口,為了讓民眾安心購買,包括農委會、衛福部等中央機關,以及各地方政府都推出自己的標章,不過這麼多的標章,消費者還是有許多的疑慮。」

民眾:「參考用啦!我反而比較有點不太相信,因為他們有時候就變成,據說那個好像有點就是,為了衝量好像有點亂給嘛,好像不是百分之百台灣豬,好像也會給嘛!對!沒有什麼信任感,就是參考用啦!但是就不一定會相信它這樣。」

民眾:「會買的還是會去買,不會因為就是說這個標章的問題,因為標章可以做假啊!你像大家都貼台灣豬,那美國豬到底在哪裡,搞不好已經吃下肚子我也不知道啊!就是這樣子啊!」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這個貼台灣豬標章,他是有確保所有的豬肉來源,它的上游要提供,要填寫切結書,所以百分之百絕對會沒問題,所以請消費者只要看到這個國產豬,就是台灣農民生產的豬肉,可以直接來消費。

「請大家掌聲鼓勵!」

農委會在去年10月推出台灣豬標章,11月開放店家申請,接著12月1日正式掛上,第一張台灣豬標章,到這個月14日為止,總共有6432件審核通過,不過從標章推出後就頻頻遭受爭議,日前更傳出,原本負責執行,台灣豬標章的中央畜產會,為了增加申請件數,擅自更改切結書內容,將原本的為國內飼養豬隻加上「多」字,變成「多為國內飼養豬隻」,不僅公信力大打折扣,農委會也急忙澄清。

農委會主任祕書 范美玲:「當初台灣豬標章呢!最主要的呢!就是希望能夠證明我們的業者,他所使用的豬肉,豬肉的直接可食部位,或者是呢它的加工品的主要原料,是來自台灣養殖的豬隻,農委會在這個立場,在這個原則上從來沒有改變過。」

對此,消基會指出,政府令出多門造成消費混亂,而在市場販售的商品,根本不屬於農委會管理範圍,批評農委會現在出來湊熱鬧,只是亂上加亂。

消基會董事長 黃怡騰:「農委會其實是跟這次進口豬肉,要引起的標籤問題是無關,那這個時候,它推出這個台灣豬肉的標章,證明標章,其實是早該做,結果這個時候卻強強推出來,有點是來添亂的,那真正應該好好標示的,是我們的食品,也就是,豬肉食品應該如何標示的問題,那這個標示應該衛福部好好落實。」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豬肉,需要仰賴地方稽查人力把關,以新北市衛生局來說,就要求業者須在食材登錄平台,主動揭露豬肉及豬肉原料原產地,是否含有萊劑,以及上傳相關檢驗報告等,來確保消費者知的權利。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 楊舒秦:「其實對於食品業者來講,你也不能亂貼,你貼了之後,你要對於這個標示的部分,就是要負責,那如果被我們稽查到,因為我們也會做後端的抽檢驗,然後若是說他有標示不實,其實你有含有,可是你卻說你不含,那這個部分就有涉標示不實,可處4到400萬元。」

開放萊豬進口已經將近1個月,面對社會上出現的各種現象,除了要多辛苦地方稽查人員,業者誠實昭告,源頭更應該做好把關,至於這股台灣豬熱潮要維持討論多久,就看消費者的關注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