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陳宣誠攜手東女美術班共創地景藝術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陳宣誠與臺東女中美術班師生攜手完成地景藝術創作「綻放的大地」。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陳宣誠與臺東女中美術班師生攜手完成地景藝術創作「綻放的大地」。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陳宣誠與臺東女中美術班師生攜手完成地景藝術創作「綻放的大地」。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陳宣誠與臺東女中美術班師生攜手完成地景藝術創作「綻放的大地」。
融入原住民文化元素設計的29張座椅,不僅是地景裝置藝術,也能提供往來遊客與民眾休憩,在生活中親近藝術,與作品互動。
融入原住民文化元素設計的29張座椅,不僅是地景裝置藝術,也能提供往來遊客與民眾休憩,在生活中親近藝術,與作品互動。

臺東縣原民處邀請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陳宣誠擔任駐村藝術家,為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創作地景公共藝術,並進一步結合藝術教育,找來國立臺東女中美術班參與,攜手完成作品「綻放的大地」,除了讓學生接觸多元媒材與各種藝術形式,也從中培養正確的建築觀念。

 

一張張色彩繽紛的長椅,放射狀陳列在波浪屋前廣場,從高處俯瞰就像在大地四處綻放的花朵,在陳宣誠副教授與東女美術班老師康毓庭指導下,學生以木板、瓷磚彩繪及編織3種形式,打造地景公共藝術作品「綻放的大地」,融入原住民文化元素設計的29張座椅,使原先空無一物的草地頓時斑斕奪目。

 

陳宣誠副教授多次與東女合作辦理建築營,此次駐村計畫也特別邀請東女美術班師生參與,他說,藝術創作就應該結合藝術教育,正式創作前,學生們花了不少時間作田調,研究臺東主要原住民族群的服飾配色、圖騰與故事,進而發展構圖,展開創作。

 

風格迥異的29張長椅可自由組裝、移動,除了可在戶外展示,也可與波浪屋室內空間結合,不僅是地景裝置藝術,也能提供往來遊客與民眾休憩,在生活中親近藝術,與作品互動,陳姓民眾說,「看到就會想要坐,很漂亮,很新潮,坐起來還很舒服,有種被按摩的感覺。」

 

陳宣誠副教授表示,建築觀念的養成與訓練,不單是做模型、搭小木屋,更重要的是對環境、土地、材料、色彩與構築的理解,如何運用無機的材料,服務有生命的事物,也從個人的審美進入到公共的審美,期待經由每一次合作,讓學生在高中端就能跳脫框架,學習到正確的建築知識與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