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雍創造祕密故事 捕捉真實瞬間

旅歐18年,獲國內外攝影獎無數的張雍,大學時「攝影實務」得到的評論卻是「為什麼不是用光面相紙?」、「為什麼失焦?」而「報導攝影」一門課,更是只拿了34分。對於這段「黑歷史」,張雍卻說:「當時的老師更像是算命師!完全說中了我這18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用霧面藝術相紙,不在乎是否失焦而更在乎鏡頭捕捉的瞬間情感是否真實深刻,儼然成為張雍18年來攝影藝術的風格。回看自己遠赴歐洲以來的紀實攝影之路,張雍表示初到捷克時像是排毒般,把台灣所學遺忘,「這有點像是硬碟重整,以自由、誠懇為指標的方式來談」他回憶在布拉格電影學院開學的第一天,來自各國的同學便把自己正拍攝的故事都放在桌上,「人如其誌,我不認識這個人,但透過翻閱作品,就看到了對方的故事。」

一直認為自己是收集故事的人,張雍視攝影為創造出祕密故事的媒介,唯有把自己真誠地靠近、再靠近,走進現場,走近故事的主角,才能取得在那一瞬間這世上僅存於自己和對方的祕密故事。而作為拿著相機的人,張雍認為走近故事的唯一方式,便是真實。「每張照片、每個人,都是紀實,我從不安排任何一個對像,也從不安排自己,記錄原本的樣子,是我迄今把持的底限。」

這些年回台以工作坊形式分享紀實攝影的經驗,張雍表示自己走進現場18年,像是打開不同的門,「像是透過攝影去認識人,去打招呼」他有感於當台灣人一直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卻很少談攝影者如何和人接觸,他分享:「這很像是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發傳單的工作,不斷被拒絕」但攝影者仍保持單純、新鮮的視角。

曾深入歐洲的部落、難民營、精神病院,張雍認為「不同種族、不同環境的人,要拍出不一樣的地方很容易,但其實我真正看到的是相同之處。看到這個人,就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身份。」張雍強調作為攝影者貼近故事的對象,也強調故事就是生活,攝影從不曾與生活分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是很漂亮的建築,但對我來說最好的一塊風景,是1樓打開窗戶就能看到的水煎包攤!人來人往都是動人的故事」旅歐18年,攝影創作18年,對張雍來說,最好的旅程和故事,便是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