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專訪 侯友宜:不反對軍費提高至GDP3%以上

侯友宜接受彭博社(Bloomberg)專訪時坦言,當前臺海情勢一觸即發,他不反對把國防支出逐次提升到佔GDP3%以上。(圖:侯競辦提供)
侯友宜接受彭博社(Bloomberg)專訪時坦言,當前臺海情勢一觸即發,他不反對把國防支出逐次提升到佔GDP3%以上。(圖:侯競辦提供)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即將結束訪美行程返國,知名國際媒體彭博社(Bloomberg)今(21)日刊出侯友宜美東時間16日上午接受彭博專訪時的訪談內容,坦承當前臺海情勢一觸即發,強調他不反對把國防支出逐步提升到GDP3%以上。

根據彭博報導,侯友宜提到他數十年處於高風險的從警經驗,幫助他成為台灣下屆總統的最佳人選,警界歷練有助於他管理台灣這個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最高的熱點,侯友宜還提到他參加過無數次槍戰,全都在第一線。但在營救人質、面對敵手時他經常告訴自己:在攻堅和防守的同時,也必須對話和談判。

至於這是否代表他一旦當選,也將步上前總統馬英九的腳步、尋求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面?侯友宜的回應顯然有所保留,他強調當前沒有比穩定臺海情勢更重要的事,而首要之務在於台灣必須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他說當然也會透過與北京對話來改善兩岸關係,但他不諱言:以當前情勢來研判,想達到兩岸領導人會面,還有好一段距離要走。

侯友宜認為當今的兩岸情勢與馬英九執政時期截然不同:台灣正面臨連續不斷的衝突,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引發戰爭。因此侯友宜當選後不但不會刪減軍費,還力主台灣的國防預算絕不能減少,甚至主張把國防預算提升到佔GDP2.5%以上,以加強台灣的國防能力,未來還會逐漸提高到3%以上。但基於兩岸軍費規模早已不成比例,重點在於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讓其他國家不敢輕啟戰端。

他強調要身為台灣總統,都必須記得:備戰是必要的,但避戰更是總統的責任,他指責民進黨執政,破壞了兩岸之間巧妙的平衡,還把兩岸帶向戰爭的邊緣。但侯友宜心目中的兩岸關係,顯然還是必須循序漸進,未來必須先啟動非官方交流,等到有穩定的民間交流、再漸次進入官方層級,但他明確點出:短期內想回復到馬英九時期的兩岸關係,他可以斷言那是不可能的事。(張柏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