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關節穩定度的3要素 全身最容易脫臼的竟然是這裡!

愈靈活的關節,愈容易發生脫臼。發生脫臼時,怎麼做才安全? 該如何預防,才不會再度脫臼?臺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骨科副教授江鴻生醫師,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關節,簡單來說是骨頭與骨頭相接處。脫臼(dislocation)是指關節處相鄰的兩個骨頭完全分開,需要用專業手法才能復位;而脫位(subluxation)則是骨頭位置稍有錯位但沒有完全脫出,一般可以自行復位。像有些人習慣折手指關節發出聲響,這動作廣義來說也算是一種關節脫位,這種情況就很常見。

關節脫臼時不要亂動,應就醫由醫師協助復位。
關節脫臼時不要亂動,應就醫由醫師協助復位。

影響關節穩定度的3要素

原則上,愈靈活、活動範圍愈大的關節,穩定度愈差、愈容易脫臼;而關節的穩定度,與以下3個因素有關:

一、關節骨骼本身的形狀

有些關節是「楔合」型的結構,上下相連接的骨骼咬合密切形狀一看就是天造地設般的吻合,例如肘關節。另外一些關節卻是像把兩個骨頭硬搭在一起,接合處形狀不吻合,像是膝關節。

二、韌帶與關節囊的條件

韌帶是連接關節上下骨骼間一條條短短的帶子,例如膝關節就由4條主要韌帶連接。大部分的關節(尤其是可動關節)會包覆著一個「關節囊」,囊內充滿著潤滑液(稱為關節滑液),浸潤著整個關節。韌帶和關節囊都有助關節穩定,但主要由韌帶發揮作用。

三、肌肉

關節周圍肌肉收縮時能提供關節接合力量,但僅限於肌肉出力時才有用。

上述三項因素中,關節骨骼形狀在成年後就不會改變,韌帶可能過於鬆弛、或因受傷拉裂甚至拉斷,而肌肉強度則因人而異。

所以,關節穩定度很難用單一因素來評比,以各關節為例,肩關節活動範圍大,為了保持靈活,韌帶就會比較鬆,是臨床上最容易發生脫臼的部位;肘關節骨骼形狀吻合度最高,但周圍肌肉較單薄。膝關節則是骨骼形狀吻合度雖低,但韌帶強度相當好、周圍肌肉也強而有力,因此反而脫臼相當罕見(除了前側的「股髕關節」以外)。一個關節容不容易脫臼(或者說:這個關節穩定度好不好),要看這三個因素的總和表現。

同樣的,在關節穩定的三要素中,骨骼結構、韌帶強度都很難被改變,只有肌肉強度是可以被訓練強化的,所以要預防脫臼,平時就要養成運動習慣,鍛鍊肌肉的協調性,同時注意避免運動傷害

脫臼了,千萬別動!

關節脫臼時不要亂動,應就醫由醫師協助復位。
關節脫臼時不要亂動,應就醫由醫師協助復位。

關節脫臼時會有劇烈疼痛,根本動彈不得;如果還能動、能忍住疼痛讓關節復位,一般只是脫位,並不是脫臼。

例外的狀況是習慣性脫臼,這種關節周邊韌帶已極度鬆弛,平時沒脫臼是靠肌肉來穩定,這種脫臼不太會痛。因為不用忍痛,加上久病成良醫,病人往往已摸索出讓關節復位的技巧,能自己「喬」回去。其實讓脫臼關節歸回原位,並不是高深複雜的臨床技術,早在西元前的原始壁畫、古羅馬、埃及就曾留下記錄,只是現代醫學採用更安全的方法來操作。

發生關節脫臼時,除了冰敷止痛外,最高指導原則是—— 千萬別動!為什麼呢?因為脫臼時不只影響關節骨骼,周邊的血管、神經也受到拉扯,不當的動作可能會過度拉扯這些重要組織、造成嚴重損傷。

所以,這時要想方法固定脫臼的部位,不管是用手扶著、用紗布綑綁…,都是可以的,讓醫師看到你受傷當下的狀況,有利於後續治療。

延伸閱讀:關節脫臼了!回得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