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殖民小說家古納摘諾貝爾文學獎 關注難民困境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7日揭曉,由73歲的坦尚尼亞裔後殖民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摘下桂冠,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184萬元)獎金。負責評審的瑞典學院稱,這是為表彰他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處在不同文化與大陸之間鴻溝中的難民的命運,有毫不妥協與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力。」

古納用英語寫作,現居英國布萊頓。得知自己獲獎時,他正在自家廚房,十分吃驚。古納成為史上第一位坦尚尼亞裔諾貝爾獎得主,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二位非洲黑人得主,第一位是1986年奈及利亞的索因卡(Wole Soyinka)。

身為當今著名的後殖民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之一,古納結合自身經歷,以非洲人的視角書寫殖民歷史,其作品聚焦於身分認同、社會破碎、種族衝突及性別壓迫等主題,獲得了國際學界的關注。1964年,少年古納就曾以難民身分到過英國。評委會認為,他的寫作令人想起莎士比亞、康拉德、奈波爾(V.S. Naipaul)等經典作家。

古納創作了10部長篇小說和多部短篇小說,難民苦難的主題貫穿於作品中。他最著名小說包括《天堂》(Paradise,1994年)、《遺棄》(Desertion,2005年)和《海邊》(By the Sea,2006年),《天堂》被譽為最重要的後殖民主義寫作,曾同時入圍英國「布克獎」決選名單和「惠特貝瑞書獎」(現為科斯塔圖書獎)名單。

古納1948年生於東非國家坦尚尼亞位在印度洋上領土桑吉巴(Zanzibar)島,1968年以學生身分移居英國。1980年至1983年,古納在奈及利亞卡諾市的巴耶羅大學任教。他1982年自英國肯特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來也在肯特大學擔任英語與後殖民主義文學教授,目前已退休。

其主要學術興趣是後殖民寫作和與殖民主義有關的論述,特別是與非洲、加勒比海和印度有關的論述。古納編輯了兩卷《非洲寫作論文集》,發表過許多關於當代後殖民作家的文章,包括印度裔英國籍小說家奈波爾和魯西迪等。魯西迪曾因小說《魔鬼詩篇》被指褻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遭伊朗精神領袖何梅尼下達格殺令。

更多國際相關新聞
56國完整接種疫苗人口沒10% 譚德賽:不是他們的錯
美核攻擊潛艦南海出事 撞擊不明物體多人受傷
全球最大!歐盟將發行2500億歐元綠色債券
日地牛翻身…千葉5.9強震撼首都圈 專家:仍有餘震
生理用品免費法案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