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浴佛典禮回歸 大馬動起來

周日就是母親節佛誕節和全球慈濟日。慈濟各據點恢復實體舉辦浴佛,馬來西亞檳城志工,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布置的物品,以及竹筒。

幾位老菩薩,鼻樑上掛著老花眼鏡,一針一線仔仔細細地縫著白紗,這是佛誕節當天,浴佛典禮上的重要擺飾。

慈濟志工 李芷芸:「放在佛陀座下 比較莊嚴,(縫)這個 好像我們修行這樣子,需要用心跟有耐心。」

慈濟志工 陳淑慧:「雖然有些志工不大會,或者是完全不會,他們都靠著他們的意志力,他們的堅持 大家都做得很歡喜。」

疫情之後,五月第二個星期天的三節合一慶典,要重新舉辦,檳城慈濟志工提早做結緣品。

民眾 王英雲:「把竹筒做給小孩是最好的,因為一天放一角錢 五毛錢,他們也可以放 可是一角錢,沒有(辦法)買什麼東西,儲蓄多了 就可以做一點好事。」

而在雪蘭莪靜思書軒,志工也以朝山方式,迎接慈濟57歲生日,活動前的大雨,像是沐浴心靈的法水。

慈濟志工 岑秀珍:「把我們馬路上的那些骯髒 灰塵,小石頭 都完全沖走,我很感恩有這樣大的雨,可以把那些骯髒的東西,再掃一下就很乾淨了。」

志工 黃瓔珞:「朝山的時候 你的每一步,和每一跪和每一拜的時候,都在放下你所有的執念,和所有的執著。」

跪拜間,人人修持內心,也讓身心沉浸在法喜充滿的這一刻。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強降雨釀水患 怡保志工協助清掃
古晉衛塞節花車遊行 推動茹素.環保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