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建設 亟需中央整合

中國時報【吳敏菁╱彰化報導】 政府要發展綠能,畫定合法28處風場,20處就在彰化縣,縣府衝前鋒,展開招商作業,已有18處通過環評初審,但未來電纜、饋線、併電網和變電所怎麼設置?更牽涉農工漁牧用地,才是挑戰的開始,縣府疾呼中央得升級國家級計畫,為打造彰濱為亞洲綠能智慧中心做準備。 打造外海離岸風電,掀起外資公司「卡位戰」,紛紛和縣府簽署備忘錄,預計總投資金額已破兆,這是彰化有史以來首見的天文投資計畫,外界不無好奇,商轉真能成真嗎? 尤其,環團更憂慮,大規模的海域建設,將影響海洋生態、漁民作業,但衝過環評初審的關卡了,興建的決心可見,只是台灣沒有前例可循,都得借鏡國外經驗,怎樣能化為本土所用,不致水土不服,卻還在摸索中。 除了建置海上風機,一併布置饋線、變電所等,更是大工程,縣府也看到,招商了,但距離發電還有很長的路,且真能「為我所用」嗎?牽涉層面太廣,需要專業、溝通和協調,已非地方政府層級扛得下,亟需成立國家計畫,跨部會、政府層級和單位協調才能成事。 戴瑞文指出,儘管擴大預留航道,縮減了風場面積,但科技日新月異,每架風機的運轉能量卻可能從6MW提升到8MW,只是銜接風電的基礎也得同步配合,不是一蹴可幾,如何遴選投資廠商、分配建置順序,都是莫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