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認識臺北 「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鄉土教育中心登場

「從地圖認識臺北~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展示早期繪製地圖的方法
「從地圖認識臺北~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展示早期繪製地圖的方法
老松國小王浩宇同學對於地圖中的港口和機場備感興趣
老松國小王浩宇同學對於地圖中的港口和機場備感興趣
老松國小呂淨同學平時最喜歡玩Google地圖導航,搜尋遊樂觀光景點
老松國小呂淨同學平時最喜歡玩Google地圖導航,搜尋遊樂觀光景點
老松國小陳炫慈同學看著航照地圖找尋自己的家,並分享上下課的交通路線
老松國小陳炫慈同學看著航照地圖找尋自己的家,並分享上下課的交通路線
展場展示放置一台道路調查專用的360度環景攝影機及第一代車用導航系統
展場展示放置一台道路調查專用的360度環景攝影機及第一代車用導航系統
地圖小教室帶著大家認識地圖上標示的知識
地圖小教室帶著大家認識地圖上標示的知識

地圖不但是描繪出街道的地理方位,更是呈現在地生活的脈絡。為了讓小朋友對地圖有更深的認識,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合作舉辦「從地圖認識臺北~畫說地圖的故事」特展,這是一場寓教於樂、適合學童與家長一同觀賞的展覽,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來鄉土中心二樓特展室參觀。

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表示,為了振興受疫情影響的萬華在地產業,本次展覽特別邀請國內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萬華在地老企業「大輿出版社」,以系統性方式介紹早期民間業者繪製地圖的過程,從手工紙本地圖進入到電子地圖的演進,讓大家了解地圖繪製產業的沿革、變遷、及轉型的契機。

協辦單位大輿出版社周宇廷社長說明,本次展覽共規劃有「空中看臺北、找找你的家」、「以前怎麼畫地圖? 怎麼大量印刷?」、「大臺北地圖-過去VS.現在」、「從傳統紙圖到電子地圖」、「總統專用的世界地圖」等展區。展場中展示出以前繪製地圖的透明片手工原稿,可以看到沒有電腦繪圖時代的繁複製圖技術,是以純手工的繪圖、照相打字、剪字貼字、製版、印刷等一道一道的工序,費工耗時才能完成一幅地圖。

策展人劉斐青表示,不少小朋友走進展場就被大尺寸的航照地圖牆給吸引,開始尋找自己的家在哪,每天上學路經的橋樑街道等。這是以內政部發行的民國83年到95年間不同年代的航照圖拼接出大臺北地圖,從這些珍貴的航照圖鳥瞰過去的臺北,更加認識這塊土地的前世今生。

從新舊地圖的對照,也可以探索城市的演變歷程。本次展覽中,藉由2000年和2020年的大臺北地圖,讓大小朋友仔細觀察,二十年來臺北市的地理空間發生了什麼變化,從地圖變化中進而了解歷史事件的脈絡,認識自己的家園。此外,展場中介紹了電子地圖的製作流程,現場並放置一台道路調查專用的360度環景攝影機,及第一代車用導航系統,十分具有可看性。

對於小朋友來說,電子地圖是最為熟悉且備感興趣,老松國小五年級呂淨同學說,平常在家就喜歡玩Google map,透過街道實境認識在地的店家景點。有時媽媽開車出遊時,吳淨就會使用導航尋找適合的觀光景點。

特展現場還展示了一幅巨型世界地圖,這幅地圖與總統府內總統辦公室懸掛的世界地圖為同款式,包括蔡英文總統、馬英九前總統、以及立法院、外交部和一些民間大企業,都是使用這一幅世界地圖。參觀民眾可以持著各國國旗手拿牌,拍照打卡,從地圖認識世界各國。

「從地圖認識臺北~畫說地圖的故事」展覽自即日起至11月7日,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免費開放參觀。鄉土教育中心提醒,展覽期間請參觀民眾須配合中心防疫措施,與人流管制入場的時間與方式,量測體溫,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