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到社區 雙園國中藝術家駐校計畫推廣相聲藝術
吳兆南與魏龍豪將相聲帶進臺灣,逐漸成為眾所皆知的傳統藝術,而在80、90年代,相聲表演逐漸式微,直到李國修、李立群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再次掀起社會大眾對相聲藝術的支持與迴響。為了傳承這項傳統說唱藝術,臺北市雙園國中申請藝術家駐校計畫,邀請笑林豪傑相聲團團長黃孝入校,規劃執行「說學逗唱-這一堂我們說相聲」課程,並獲得109年度推動駐校藝術家計畫表演藝術類績優學校,教育局頒獎予以肯定。
雙園國中許晴茹老師在109年度推動駐校藝術家計畫成果發表會上分享了計畫的執行與成果。雙園國中致力於藝術教育的推動,除了提供學生多元展演的舞台外,也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將美感教育落實於生活中。由於學校舞蹈藝才班的成立已有20多年的時間,學校行政團隊在藝文展演、課程、講座規劃上具有豐富的經驗,因此在執行藝術家駐校計畫上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雙園國中「說學逗唱-這一堂我們說相聲」課程邀請笑林豪傑相聲團團長黃孝擔任駐校藝術家,計畫執行以學生課程發展、教師研習、藝文展演、成果發表以及相聲競賽為主軸,計畫的觸角從校內向外延伸到校外社區,讓同學、老師以及在地社區居民都能一同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許晴茹老師表示,由於學校內有不少弱勢家庭的孩子,普遍在自我定位和自我肯定上較為薄弱,也鮮少有機會能接觸到藝文展演活動,藉由藝術家駐校計畫中相聲藝術的學習、實作與演出,除了讓學生能接觸到多元的藝術形式,增進藝術涵養外,也能藉由成果展演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計畫趕不上變化,原訂於今年2月到7月進行的教師工作坊、社區巡演、藝術家成果展等行程,卻因為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受到影響。許晴茹老師說,除了校內表演藝術課程正常進行外,教師工作坊改在校外舉辦,社區巡演和成果展皆暫緩,直到5月後才陸續執行。
新冠肺炎疫情趨向穩定後,雙園國中陸續接到外界演出邀約,在地榮德里里長就邀請學生於重陽節活動上演出相聲,增進社區藝文氣息。另外,也陸續規畫校內成果展演、臺北教育博覽會亮點課程宣傳、以及校慶演出,讓學生展現學習成果。
成果展後緊接著就是北市相聲比賽,對學生來說,除了加緊練習比賽段子外,還要準備期末考試,內心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尤其學生是首次參加比賽,除了要調適心情外,也要學習調配時間。而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們也看到其他參賽者的專業表現與臺風,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藝術家羅丹曾說,「雕刻無須獨創,它需要的是生命」,對許晴茹而言,表演藝術教育除了讓學生學習藝術的內容外,也能夠啟發孩子對藝術的愛好與熱情,豐富他們的生命!
雙園國中藝術家駐校計畫成績亮眼,除了為學生建立自信、提升藝術涵養、活絡校內藝文風氣外,也將藝術帶入社區,讓相聲文化得以傳承、發揚,豐碩成果獲得109年度推動駐校藝術家計畫表演藝術類績優學校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