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本光電案看綠能政策 東中學生提供分析建議

臺東高中地理科老師張增盈(左起)指導學生方銘瓏、方昱仁參加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全國銅牌及海報人氣獎,與校長蔡美瑤開心合影。
臺東高中地理科老師張增盈(左起)指導學生方銘瓏、方昱仁參加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全國銅牌及海報人氣獎,與校長蔡美瑤開心合影。

臺東高中參加第20屆高中地理奧林匹亞專題組競賽,學生方銘瓏、方昱仁以「2.11億度電死水鳥」為題,針對知本濕地光電園區及臺東市都市計畫區太陽能光電設置效益進行SWOT分析,希望作為臺東再生能源政策的參考,獲得全國銅牌及海報人氣獎。

臺東縣政府規劃在知本濕地興建161公頃的光電示範專區,但遭到當地部落及環保團體反彈,爭議持續至今,也引起方銘瓏及方昱仁的好奇心,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於是2人決定以光電案為主題著手探討,先比較德國與日本的能源轉型案例,並進一步了解興建光電園區是否會破壞當地生態。

方銘瓏說,團隊除了查閱相關文獻與圖資紀錄,也參與生態調查,發現知本溼地鳥類的消失,與水域面積縮小成高度正相關,認為光電園區有破壞生態的疑慮,他們接著思考替代方案,假設在臺東市各都市計畫區安裝屋頂型太陽能板,並比較兩者的發電效益,再進行SWOT分析判斷優劣。

經團隊計算分析後,得出「臺東市屋頂型光電」的年發電量為12.2億度,大於知本濕地光電園區的1.45億度;自給率方面,臺東市屋頂型為637%,可以使臺東市電力自給自足,遠大於知本濕地光電園區的76%;生態方面,知本濕地光電園區有破壞生物棲地的疑慮,臺東市屋頂型則無。

方銘瓏認為,兩者在推動上都可能遭遇困難,但若將心力放在屋頂型光電可產生更大的效益,也能避免衝擊珍貴生態,他也舉人口數與臺東縣相近的德國「弗萊堡」為例,當地居民都在自家裝設太陽能設備,使整座城市達到能源自給自足,反觀臺東,發展綠能也可以有另一條路徑。

首次參加全國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方昱仁說,從完全不會寫論文,到後來一行行寫出了20多頁,很有成就感,另外,雖受疫情影響無法到師大參加實體競賽,但透過線上方式與各地參賽隊伍互動,甚至有師大的教授在線上和他們交流,獲益良多。

指導老師張增盈表示,108課綱上路後,高二地理課就加入探究與實作,在課堂中將時事結合學科知識,引發學生的興趣,進而深入探究,也希望經由這次參賽,讓學生嘗試關心在地議題,並透過理性、客觀及科學的方式了解、分析,更要放眼國際,跳脫生活當中的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