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輔導心理健康 新加坡慈濟合作銀絲帶

日前新加坡慈濟分會與倡議以社區協助的方式促進精神疾病患者融入社會的銀絲帶組織(Silver Ribbon)在青年中心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旨在推出免費心理輔導服務,讓國民通過預約的方式或直接登門尋求輔導。

本次合作的範圍還包括銀絲帶組織從2021年2月23日開始為慈濟職工、志工和照顧戶提供心理諮詢和培訓服務;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則提供場地讓銀絲帶組織為有需要的居民進行輔導。

簽署儀式後,青年中心合作夥伴Happiness Initiative創始人 Simon Leow以題為「Science of Happiness」 進行線上分享;前學校輔導員Christon Choo、李清副教授、精神疾病康復者梁瑋燕以及護理人員Renay Pereira則針對青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展開小組討論。

前學校輔導員Christon Choo表示本地青少年對於心理健康有很多誤解,他們普遍對心理疾病存在負面印象。他回想以前有一位學生向他尋求心理輔導,這位學生先在辦公室大樓外繞了兩圈以確保周圍沒有認識的朋友才敢進來,因為擔心朋友看見會嘲笑他「發瘋了」 。Christon Choo表示心理疾病其實就像生理疾病一樣,當我們感冒時會去看醫生;當我們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時,看心理醫生是很正常的。

李清副教授表示過去心理輔導服務都在醫院裡進行,現在很多組織在社區提供心理輔導服務。這樣有助於減少心理疾病的負面印象,同時方便公眾尋求幫助,家長也可以在社區獲得有關心理健康的資訊。早期的心理疾病症狀可能不明顯,包括易怒、睡眠不足或行為問題等。老師在學校面對許多學生,可能無法看出一些心理疾病的徵兆。李清副教授建議父母則可以在晚上和週末陪伴孩子的時候,近距離觀察孩子行為上細微的變化。

李清副教授(右三)表示絕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都不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通過心理輔導、運動、音樂療法也能緩解精神疾病。
李清副教授(右三)表示絕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都不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通過心理輔導、運動、音樂療法也能緩解精神疾病。

曾經患有憂鬱症和焦慮症的梁瑋燕表示,學生通常會在學校待上很長的時間,如果可以在學校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推廣心理健康意識的活動,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就會知道尋求幫助的管道。她分享自己多年前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壓力大、無助及喘不過氣。梁瑋燕當時不知道這些就是憂鬱症或焦慮症的症狀,「當時我就一直誤以為這些是別人在壓力大的時候也會有的正常現象。」 現在已經康復的她認為,如果心理健康的課題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有需要的人就能及時發現症狀並且得到恰當的治療。

護理人員Renay Pereira表示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當中,只有少數患者會主動上門就醫。他們不就醫的原因可能是時間限制,或是覺得去看心理醫生是羞恥的事。其實勇於承認自己患上精神疾病是治療中重要的一步。在患者還沒準備好接受治療之前,除了陪伴患者,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私人空間也是很重要的。Renay Pereira覺得在家人的支持與照顧下,精神疾病往往都能夠有效地被治癒。

一些學生或家長擔心自己或孩子向學校輔導員求助後,心理健康狀況會在學校傳開而被同學說三道四,或者影響老師對學生的學業評分。Christon Choo表示輔導員或心理醫生都受法律約束必須對學生或患者的病情保密。但是,如果涉及安全問題例如學生想要自殺,那麼為了避免不幸的事情發生,輔導員才會通知相關部門介入處理。

很多人以為去看心理醫生就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治療,而且這些藥物會產生副作用。「但是這是不對的想法,絕大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都不需要長期服用藥物。」 李清副教授表示通過心理輔導、運動、音樂療法也能緩解精神疾病。

(撰文/梁啟健;攝影/黃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