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D&G 歧視爭議,看「筷子文化」的隔閡與偏見

作者:楊永苓 Sandy Yang/一路上 On the Road

最近在中國鬧得沸沸揚揚的抵制 D&G 行動,起源於該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三支充滿爭議的短片,作為 11 月在上海的"The Great Show"倒數宣傳。短片的內容,是一位中國模特使用超大雙的筷子,用誇張而笨拙的表演吃著三道份量也誇張大的 Pizza、義大利麵與義大利傳統甜點;同時,影片還有一個中文畫外音,一邊解釋筷子是「小棍子一樣的工具」,一邊說「我們偉大的瑪格麗特比薩餅」,造成許多華人網友集體反感與抵制。

<span>圖片來源:截自 </span><a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2zw92Q1a1c"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Youtube 影片;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span>Youtube 影片</span></a>
圖片來源:截自 Youtube 影片

雖然短片本身具有爭議,但不至於遭到全中國上下的集體抵制。這場抵制風波的主因,源自於設計師之一的 Stefano Gabbana 因為受不了網友批評和不滿影片遭到下架,於大秀開場前一天在 IG 上大肆辱罵一位批評者與中國(諷刺的是,這個批評者根本不是中國人),對話內容極端而入骨,包含「中國是一個屎一樣的國家」以及「你們都吃狗肉」等等偏激的歧視語言。

這段對話最終被該批評者截圖轉發,其連鎖反應除了網友們連番討伐,明星模特媒體紛紛公開抵制之外,D&G 團隊花費了 6 個月時間籌備、投入高達 800 萬人民幣(約新台幣 3,600 萬元)的"The Great Show",也在當天開場前「被迫延期」。

關於「筷子」的三個故事

我無意討論海內外華人網友對此事件的看法,但希望分享在我生活中幾個和「筷子」相關的小故事,和大家探討這些因為不了解所導致的「偏見」是怎麼形成的。

當我還住在北京的時候,邀請了一位剛搬到北京不久的瑞士朋友來家裡吃飯。當時我家是開放式廚房,所以我一邊做飯,一邊跟朋友聊天。一切原本都很正常,但當我開始打蛋,準備要做番茄蛋花湯的時候,他竟然笑了!他說:「我知道在這裡大家吃飯都用筷子,但我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筷子打蛋!」

之後的某一年,一位英國同事來上海出差;因他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一路上問了很多問題。一天中午我們一起吃飯,坐下沒多久,服務生上了碗筷,他說:「我發現很多中國人在用筷子之前會碰一碰、敲一敲,這是一種禮儀嗎?」我說:「我不懂,你指的是什麼?」他說:「就像是這樣。」然後一手拿起一支筷子,左右來回地削。我覺得好笑,但有點尷尬地回答:「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在用免洗竹筷的時候,怕筷子上有細碎的竹籤戳到手,所以習慣會這麼刷幾下。但如果不用免洗筷,是不用這麼做的。」

前幾年,在籌備巴西里約奧運贊助項目時,我需要從北京帶團隊去里約供應中餐給中國隊的選手和代表團成員食用,因此,我們要求當地的採購去採買宴會使用的筷子。然而,採購卻表示他找不到任何供應商能提供可重複使用的筷子。後來我們只好在自助餐採用當地買得到、比較高級的免洗筷,而我們又另外從北京帶了幾十雙高級的筷子,作為宴會桌餐使用。等我們實際到了里約,發現無論是多高級的日本料理或中餐廳,用的確實都是免洗筷。

「筷子」這個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的食具,已經徹底地貫穿我們的飲食文化與生活。它不僅僅是餐具,也是廚房料理的工具;在不同場合,也代表不同的文化與禮儀。對於只是偶爾使用筷子的外國人而言,即使他們能熟練地使用筷子吃飯,卻不代表他真的知道筷子在我們日常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你以為的理所當然,卻是他人眼中的「新奇事物」

我相信在台灣超過 99%的家庭,在廚房中如果要做蕃茄蛋花湯,都是拿個碗公、破幾顆蛋,然後拿起筷子猛打一陣;這是我們從小就習以為常的現象。但對於從來沒有被邀請到家庭廚房參與其中的瑞士朋友而言,這是非常新奇的一件事;他的笑跟評論完全沒有不禮貌的含義,我也不覺得他歧視我,但這種差異,在某些場合是否確實會引起一方的不適?

我的英國同事也相當可愛,他入微的觀察力讓我印象深刻,但他還是不懂為什麼我們在吃飯前需要敲打筷子。這樣的動作,是經常使用免洗筷的我們,為了保護自己而衍生出的習慣。這個「習慣」已經徹底內化,甚至在他剛開始問的時候,我都沒想到他會注意這件事(因為我自己都沒注意)。他也許覺得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學到了一個新知識,甚至回去英國還會分享給其他朋友,但對我們而言,這真的不是件需要拿出來討論的事,不過就是怕戳到手罷了。

而在南美的度假天堂里約,當地人顯然不在意吃高級日本料理或中餐時,用的是什麼餐具。但是對於需要到當地「開桌宴客」的我,不可能讓客人在享用五星級的菜餚時,還需要搓去竹筷上的細屑才開動吧!

上述的故事,對我們來說也許有些滑稽搞笑,但我不會因此而取笑這些外國友人,因為他們不是不願意理解,只是他們以前的生活方式與經驗的侷限,無法讓他們理解。相反地,我也不覺得我的行為或需求不被尊重,因為這些跨越文化的差異確實存在,在他們根本不知道或不理解的情況之下,你又怎麼能要求他們為自己的無知道歉?

面對異文化應該具備的"CIE"心態

跳躍出「筷子」和「語言」的框架,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面向,其實都非常有可能受到這樣「不理解」的限制而侷限了我們的思考。

因為居住區域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從事行業不同、性別不同、性取向不同、政黨理念不同,像是搓竹筷子這種對你而言簡單而無意識的動作,對他人來說,可能誤以為是一件具有深刻意義的行為,因而被過分解讀,產生了「偏見」。

「偏見」本身也許不帶有負面的評判,但這是對於現象理解的誤區,也可能會造成無心的傷害。長久累積下來,如果沒有改善認知,這些偏見便會累積形成「標籤」,甚至引發更大的衝突與對立;這可能是人與人、社會與社會、國與國,甚至是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戰爭。有時,這些堅持的偏見站在各自的立場都沒有錯,錯只錯在雙方不願意放下成見與驕傲,去學習、理解,進而去包容另一方。

我在一年前一篇關於國際觀的文章當中,曾經提到 CEI 三個特質:好奇(Curiosity)、同理心(Empathy)和包容(Inclusiveness),這是在遇到異文化時,透過學習與理解,建立自己觀點的方式。這樣的特質,其實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開,對於自己所不理解的內容,我們也應該要感到好奇,進而了解,最終才能產生更大的包容;而不是以自己片面的觀察,便斷定或假設這事件的屬性。

你我是否都曾犯下「以偏概全」的謬誤?

回到文章最初,D&G「特別為了上海大秀準備」的短片,其實是故意玩弄這種文化差異,企圖引起爭議和討論的,這也是 D&G 品牌一貫的伎倆。然而,我並不會因此而生氣,只是覺得影片可笑,刻意矮化主角的文化和性別,並且缺乏美感罷了。

然而,其後設計師本人的回覆,卻讓我覺得非常憤怒。憤怒的點並不是他辱罵中國,而是他身為品牌的代表,卻任憑個人的情緒為所欲為、得意忘形,進而發表這種非理性、充滿偏見與無知的言論。

但我們每一個人,不都也經常犯下這樣的錯誤?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他說以前去歐洲的時候很討厭東歐人,因為在歐洲知名景點的扒手、搶匪經常都是東歐人(現在則有許多穆斯林背負這樣的罪名)。我說:「你為什麼要討厭東歐人?而不是討厭那些搶你東西的搶匪和扒手?」

只因為有為數較多的搶匪與扒手來自東歐,不代表歐洲「所有的搶匪與扒手都是東歐人」,更甚者,把這個現象視作「所有東歐人都是搶匪與扒手」。這樣說來,每一個國家、民族也都有搶匪、扒手等罪犯,難道我們要討厭這世界上所有的人種嗎?

這就像是:胖子都懶、漂亮的人做事都不認真、女人都不會開車、年輕人都吃不了苦。在「不全然了解」的情況之下,對一部分有同質性的人產生了「偏見」,進而變成「歧視」與「衝突」。這也許只是一個無心的評論,但累積下來的偏見,卻更難改變。

一個多元化、充滿不同意見與聲音的社會,才能夠帶來共同的改變與進步。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從自身開始做起。我們是不是能夠放開心胸,更客觀公正地去看待和我們不一樣的人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從 D&G 歧視爭議,看「筷子文化」的隔閡與偏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橫空奪下台灣「泡麵王」寶座,一碗花雕雞麵的華麗轉身
對談外商「首席轉型官」––轉型不只靠科技!誰知手機拍照上傳,會讓餐飲業競爭洗牌?

作者簡介:

楊永苓(Sandy Yang)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只因為覺得去北京工作可以看奧運很酷,在 2006 年投入中國職場,從出版跨足公關、行銷、旅遊和諮詢行業,又誤打誤撞地經歷了三屆夏季、一屆冬季奧運會的籌辦,並親身參與了Formula 1、FIFA世界盃等各類體育賽事。熱愛旅行與結交朋友,喜歡研究跟說教。目前定居上海,在國際專業知識分享平台擔任戰略合作副總裁。

更多論壇文章
面對中國霸凌 願做吳寶春們?
蘇巧慧炮轟華為 劍指2022新北市長
民粹崛起,超越藍綠是誤會一場
賴清德離開,蔡英文就能大破大立?
臺灣翻轉的一年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