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實驗室》產業共生 丹麥雙贏奇蹟

中國時報【謝錦芳╱專訪】 丹麥卡倫堡是全球最早的產業共生園區,人口僅1.7萬人,卻有全球最大胰島素、酵素工廠,北歐最大廢水處理廠、丹麥最大發電廠、煉油廠,丹麥產業共生中心負責人莫勒(Per Moller)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指出,卡倫堡透過產業共生將廢棄物變資源,留住產業,更創造新就業機會,希望把永續模式分享出去。 卡倫堡位於哥本哈根西方小島上,20世紀中期發展為工業中心,由下而上自發形成產業共生園區。在產業共生園區裡,不同產業間卻可以發展互補合作的機會,共創雙贏,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是最佳案例。以下是莫勒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摘要。 公私合作 卡倫堡開先例 問: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發展迄今50年,當初怎麼形成? 答:丹麥有公私合營的傳統文化,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計畫。早在1961年,卡倫堡一家企業提出用水需求,經過與市府、居民協商,共同使用境內湖水。1972年,卡倫堡完成全球首例公私合作的產業共生案例,煉油廠與石膏廠簽約,石膏廠可利用煉油廠多餘氣體以烘乾石膏牆板,讓A工廠的垃圾變成B工廠的資源,降低彼此的成本,同時可以節能減碳,對環境有利。這一切很像自然界生物演化,產業共生也是由下而上自然發生,不同產業尋求相互合作機會,共創雙贏。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出解決方案,建立基礎設施,提升資源使用效率,未來可適用於其他企業。 問: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規模多大?產生那些效益? 答:目前約有10個企業集團,有煉油廠、發電廠、廢水處理、製藥廠、石膏廠等,全球胰島素有50%以上來自卡倫堡的藥廠。我們雖然位於小島上,但我們企業有很強競爭力,這要歸因於產業共生帶來許多好處,增加產業對抗外來風險的韌性,避免產業外移,更重要的是創造就業。 永續模式 引來新投資案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卡倫堡的企業受到的衝擊較小,因為透過產業共生,企業間有很強的夥伴關係,大家相互分享資訊,災難來臨之前,可以預先防範。此外,亞洲的中國大陸、台灣,工資比丹麥低,我們透過產業共生,減少產業外移。據估算,因產業共生每年節省的成本可創造252個新就業機會。 最近大陸有不少企業與官方代表來參觀,希望學習卡倫堡產業共生發展模式,也有企業計畫在卡倫堡興建旅館,帶來新投資方案。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也將成立特別部門,提供顧問服務,分享產業共生永續發展模式。 問:高雄臨海地區將開發為循環工業園區,若要朝產業共生發展,您有何建議? 答:事先的溝通很重要。最好成立工作小組,向產業界、當地居民說明國外有哪些成功案例,願景是什麼,對當地可帶來好處和價值。不必把產業共生模式看做是丹麥模式,因這是向大自然學習自然發展出來的,你們可根據特色找出機會與潛力,抱持開放、共享心態,發展出自己的產業共生模式。 做好溝通 向大自然學習 目前丹麥約有5個產業共生園區,各有特色,我們也有專案推廣到北歐各國如瑞典、芬蘭。產業共生不僅節省企業成本,在經濟上創造新就業機會,提升競爭力,在環境上減碳,減少廢棄物,是經濟、環境與社會多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