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克爾順利贏得四連任 但歐元恐將面臨更多挑戰


撰文=張思思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17年德國聯邦議會大選結果在台北時間周一(9月25日)凌晨揭曉,由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屬中間偏右色彩的基督民主(CDU)/基督社會(CSU)聯盟,如事先預期般再度贏得了最多席次,也讓梅克爾可望第四度連任德國總理的職位,然而在同時間極右派保守勢力也大幅竄起的情況下,未來幾年包括歐盟的團結與歐元的前途恐怕都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根據開票結果顯示,CDU/CSU聯盟在此次大選的得票率估計為32.5%,雖然仍舊站穩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成績卻較上一次大選時的41.5%顯著下滑,另外原本同為執政聯盟一員,屬中間偏左色彩的社會民主黨(SPD),此次大選的得票率也從25.7%掉落至20%,明顯反映出現任聯邦政府施政沒有辦法獲得選民的普遍認同。

ING-Diba的首席經濟學家Carsten Brzeski分析,從某個角度來看,此次大選結果可以說是梅克爾的一次挫敗,執政聯盟政黨的得票率下降彰顯出選民對梅克爾本人抱持的不滿情緒,因此他們想要透過選票來帶給她一些教訓。

AfD一舉躍升為國會第三大黨

在此同時,抱持反移民與反歐元的極右派保守政策,在前一次聯邦議會選舉中並未跨過5%政黨得票率門檻的德國新選擇黨(AfD),此次卻囊括了高達13.5%的選票,並一舉躍升為國會第三大黨,堪稱此次大選的最大贏家;可以預見的是,擁有民意支持的AfD未來勢必將更加積極推動其「德國優先」的主張,並且為德國政壇,甚至歐盟內部的團結性帶來更多不穩定的因子。

身為AfD領導成員之一的Alice Weidel在慶功晚會上向支持群眾表示,接下來AfD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在議會當中針對梅克爾本人,以及她的移民政策發起調查;AfD的副主席Alexander Gauland也承諾,不論下一任的政府是由哪些政黨組成,AfD都將會對新的政府緊追不放。

由於擔憂歐元的未來命運將會面臨更多不確定的風險,歐元兌美元匯價在周一亞洲匯市盤中下跌0.4%,再度跌破1歐元兌換1.20美元的關卡,也終結了連續兩天升值的走勢。

結束過去四年「左右共治」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梅克爾除了得要在未來四年面對AfD這個大麻煩以外,現階段她恐怕還必須先煩惱該如何組成新政府的問題。由於社民黨在選舉失利的情況下,已經表明不打算再與梅克爾組成執政聯盟,正式結束過去四年德國政壇「左右共治」的局面,而這也迫使梅克爾接下來必須另覓新的合作夥伴。

目前看來,在此次大選斬獲10.5%的得票率,而在政治光譜中比CDU/CSU聯盟更加靠右的自由民主黨(FDP),以及獲得9.5%政黨選票的綠黨(Greens),沒有意外的話應該就會與CDU/CSU聯盟共同組成所謂的「牙買加聯盟」(Jamaica coalition)政府(因為這三個政黨的代表色黑、黃、綠剛好與牙買加國旗的顏色相同)。政治風險顧問公司OpenCitiz的合夥人Famke Krumbmueller認為,由於不論是自民黨或綠黨都有意掌握施政的權力,因此「牙買加聯盟」應該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談判工作可能耗時數月之久

儘管如此,在自民黨與綠黨的意識形態有著明顯差距的情況下,合組執政聯盟的談判工作仍有可能耗時數個月之久,甚至不排除出現破裂的可能性。事實上,一向對企業較為友善的自民黨,與一向主張加強管制的綠黨之間,不論是在稅制、能源、歐盟關係與移民等各項政策上,可以說長期以來都是處於相互矛盾的立場。

向來主張對歐盟採取強硬立場的自民黨主席Christian Lindner在選後表示,儘管他對於與梅克爾組成聯合政府一事抱持開放的態度,但他仍然認為德國的政治路線必須做出改變;至於綠黨主席Katrin Goering-Eckardt則是指出,綠黨將會觀察未來是否會有合作的可能性,似乎在語氣上顯得相對保守許多。

德國Die Zeit周刊發行人編輯Josef Joffe便認為,此次大選結果不但彰顯出德國政壇的結構性改變,而他也預期梅克爾試圖組成的三方聯盟,未來恐怕將會處於一個高度不穩定的狀態。

延伸閱讀

■  沒有派系組織奧援的黃偉哲 要如何成為賴神接班人?
■  民進黨不處理阿扁與柯文哲 全代會還有哪些提案也被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