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要改變保守對外政策!社民黨領導人:政府與軍方關係應邁向正常化、爭取歐洲主導權

德國自二戰以來對任何軍事行動皆持保留態度,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初,柏林當局遲遲不願向烏軍提供軍火,直至國際反彈聲浪擴大,才緊急同意向其運送重型武器。對此,德國執政大黨社民黨魁克林拜爾21日表示,德國政府與軍方之間的關係應逐步邁向「正常化」,而現在也是柏林積極爭取歐洲主導權的絕佳時機。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德國「社會民主黨」(SPD)黨魁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21日在國家安全會議上指出,柏林當局應將軍事力量視為追求和平的措施之一,烏克蘭戰爭顯然也證實了這點。克林拜爾說道:「我希望,德國社會能與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能發展出全新的關係。」

自二戰結束以來,德國長年拒絕向衝突地區提供武器,對外政策則維持一貫的保守作風。2011年德國宣布逐步取消義務兵役制,去年底組成聯合政府的社民黨及綠黨,則在選舉期間更大力主張德國應裁減核子武器。迄今為止,德國國防預算佔該國GDP的比例,仍低於歐盟各國的平均值。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月24日下令入侵烏克蘭後,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在俄烏問題上不但立場曖昧,更拒絕提供烏克蘭武器,只捐贈5000頂鋼盔,引發外界強力質疑,認為其屈從俄羅斯。面對國際社會龐大的輿論壓力,蕭爾茨2月27日只好緊急宣布援助烏克蘭多項重型武器,並承諾增加1000億歐元(約新台幣3.14兆元)國防預算,並預計將國防預算提升至年度GDP的2%。

對此,克林拜爾強調,國防預算擴編即表示柏林將擁有全歐洲最大的軍隊,而這正是德國邁向歐洲「領導大國」、主導歐洲事務的絕佳時機。他認為,在維持近80年的保守對外政策後,德國當前在國際社會的角色已截然不同,需以領導大國的標準要求自己,「在過去幾十年裡,德國為自己贏得了極大的信任 ,外界的期望也隨之而來,我們應該滿足這些期望。」

事實上,德國政治人物向來都將「爭取歐洲主導權」視為禁忌話題,他們認為這會喚起人們對納粹德國的陰影,進而導致德國與鄰國關係惡化。

2022年6月16日,德國總理蕭爾茨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AP)
2022年6月16日,德國總理蕭爾茨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AP)

2022年6月16日,德國總理蕭爾茨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AP)

另外,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過往德國對俄友善的「東進政策」(Ostpolitik)也廣受各界批評。但《衛報》認為,克林拜爾上述的論調即顯示,德國政壇如今已願意承認,他們過去輕忽俄羅斯安全問題的事實。

克林拜爾稱,德國長期讓自己在世界上活得過於舒適,柏林當局應以不同的態度看待來自俄羅斯的警訊,至少莫斯科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Crimea)一事,顯然違反了國際法。他也強調,不論在能源、科技或醫療技術上,歐洲必須擴大其戰略自主權。

他進一步解釋:「以中國為例,歐洲應減少對其醫藥或技術依賴,但這不代表我們要斷絕與它的貿易往來,而是在戰略上創建一個明智且有彈性的配套措施。」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解析》鐵路運輸中斷的加里寧格勒恐成俄、歐衝突爆發點 一文看懂俄羅斯飛地的紛爭、歷史及戰略意義
相關報導》 她一手改變男性主導的NASA、開創商業太空時代!前副署長新書爆料組織內部「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