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實驗十】 波波人偶實驗:身教大於言教

10月心理療癒-啊哈!原來是心理學

【心理學實驗十】  波波人偶實驗:身教大於言教
【心理學實驗十】 波波人偶實驗:身教大於言教

圖.文/林仁廷

志明與春嬌婚後常吵架,大事吵小事也吵,春嬌會罵志明「沒有用、廢人」,志明氣不過則吼叫、摔東西、踹門。夫妻吵架時,讀幼稚園的女兒常被嚇哭,他們就想「好吧,不要讓她看到壞榜樣」,往後爭執時他們躲進房間,還把門鎖上不讓女兒看,結果女兒聽到吵架聲還是備受驚嚇,甚至在房門外邊敲門邊大哭。

波波人偶實驗:學習與模仿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關係親密且近距離觀察的大人,孩子相信父母就是全世界,自然而然模仿父母言行來討大人歡心,但大人的言行如果不盡然正確,會導致什麼後果呢?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們會通過觀察他人並模仿行為以學習社會生活,他在1961年設計的「波波玩偶實驗」,便研究了尚未社會化的孩子如何學習到暴力行為。

「波波玩偶」是跟兒童體型差不多的一種充氣玩具,有著像不倒翁的保齡球身形,可作為拳擊遊戲的沙包。班杜拉的實驗以托兒所內平均四歲的72名小男生小女生作為實驗對象,每個孩子單獨測試。實驗過程會經歷三間遊戲室,並分成三組以做對照,進入第一間遊戲室時,一組無大人陪同;一組大人會進入遊戲室,並正常地玩著玩具;另一組大人不僅進到遊戲室,還會以猛烈攻擊的方式跟波波「玩」,大人會將波波壓倒,反覆捶打它鼻子,拿槌子敲打波波頭部,並將它丟出去踢向牆角等,另外也有斥責的口語攻擊。

看過大人展演後,孩子被帶到第二個充滿誘人玩具的房間,但不讓他玩,藉此帶給他挫折感。然後孩子帶著情緒來到第三個房間,裡頭放有「攻擊性玩具」,比如木槌、飛鏢槍以及波波玩偶,另外也有一般玩具,包括蠟筆、紙、布偶、玩具動物和卡車。實驗者從單面鏡背後觀察孩子20分鐘內出現哪些行為,判斷孩子是否會被大人先前的攻擊舉止影響。

實驗啟示:身教大於言教

實驗結果是:凡是看過大人示範打波波的行為後,模仿率大幅增加。不同性別在攻擊方式上也有差異,男孩多模仿暴力舉動而毆打波波,女孩多模仿口語攻擊來辱罵波波。以總量來說,男孩的攻擊行為比女孩多兩倍。孩子在第二間遊戲室的挫折情緒在打罵波波後獲得舒緩,產生有效連結,後續碰到相似情境就會再度使用此種作法,就此建立了暴力的行為表現。波波玩偶實驗支持了社會學習理論,孩子確實會學習大人的言行,並因此認為暴力是生活常態,甚至以為這樣的行動會得到肯定。

現實裡,夫妻關係平常怎麼互動,孩子都看在眼裡,什麼行為被允許、被鼓勵、有效果,他都會「複製貼上、學以致用」。回到志明與春嬌的情境,他們吵架把門關上,孩子看不到就不會學嗎?當然不是,孩子的「觀察」其實包括多種形式。關門或許能防止「看見第一現場」,但無法避免在緊鄰房間中聽到家人吵架、打鬧聲,即使當下掩飾得很好,孩子事後看見家人身上的傷痕、傷心表情或家中毀壞物品也會發現,還會自己想像事發過程,仍然會經歷創傷與學習到負面言行,往後他更可能將這種不友善的互動方式,類推到學校、社會及親密關係上。很多父母只會告誡孩子不要這麼做、不可這麼說,然身教大於言教,好的行為展現勝過講大道理,壞的行為示範也強過禁止令,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則,別再說一套做一套了。

林仁廷

主修社會心理學,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現為諮商心理師和兩個孩子的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