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破洞沒症狀卻可能導致腦中風

好醫師新聞網曾美晴/台中報導

上圖: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林明志醫師(左)、心房卵圓孔位置(右)

腦中風的可怕在於其嚴重的後遺症會使得病人認知和行動發生障礙;中風又分為出血型與阻塞型兩種。而根據調查,高達25%的人可能在心房中膈上有一個小洞叫卵圓孔,而25%的缺血性腦中風是不明原因的,而在這些不明原因的腦中風病患中,40-50%的病患存在有卵圓孔(PFO)。心房中有一個小洞平常不會有症狀,但是在某些病患靜脈中有血栓時,血栓可以經由卵圓孔經過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到達腦部阻塞動脈造成腦中風。

台中榮總腦中風中心陳柏霖醫師指出,一般而言,這些個案的年齡較一般中風個案年輕,平均年齡為51歲,其中男性佔75%、女性佔25%,大多沒有顯著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抽煙等; 更重要的是,傳統的抗血小板藥物對這些個案的治療效果不佳,中風復發的潛在風險很高。

陳柏霖醫師說,預防不明原因的梗塞型中風可以卵圓孔的心導管檢查及治療,以心臟內超音波導引,病患無須為了痛苦的食道超音波而接受全身麻醉。在局部麻醉後,由腹股溝之股靜脈放入心導管,以封堵器將心房上的卵圓孔封堵起來,整個手術過程約30分鐘,術後平躺6小時後就可以下床走路,不會延誤復健的進度。根據文獻,在卵圓孔封堵後,中風的年復發率不到百分之0.5,可以相當有效的預防中風再發。

目前臺中榮總已經由全自動穿顱都普勒超音波氣泡偵測器偵測並完成卵圓孔封堵病例16例,經小兒科心臟醫師手術處置後,沒有任何一位個案再次發生中風,而且中風恢復進步良好,由初期必須使用助行器,經數月復健,可進步至生活功能獨立(雷氏修正量,modified Rankin scor,平均2.5分進步到僅剩0.9分)。

台中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林明志醫師表示,有一位49歲的男性,平時身體健康無慢性病,某日清晨起床後突發視線模糊,送醫後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經由全自動穿顱都普勒超音波氣泡偵測器偵測並發現卵圓孔,由小兒心臟科醫師完成卵圓孔封堵器置放,目前症狀改善,恢復良好。另一位58歲男性,突發眼睛上吊及抽筋,送醫後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經由全自動穿顱都普勒超音波氣泡偵測器偵測並發現卵圓孔,由小兒心臟科醫師完成卵圓孔封堵器置放,目前正積極復健治療中。

根據文獻報導,高達25%的人可能在心房中膈上有一個小洞叫卵圓孔,而25%的缺血性腦中風是不明原因的,而在這些不明原因的腦中風病患中,40-50%的病患存在有卵圓孔(PFO)。心房中有一個小洞平常不會有症狀,但是在某些病患靜脈中有血栓時,血栓可以經由卵圓孔經過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到達腦部阻塞動脈造成腦中風。

臺中榮總兒童醫學部林明志主任強調,經心導管卵圓孔封堵術,風險低、恢復快,可以有效預防再次中風,對於不明原因之栓塞性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的病患,應接受全自動穿顱都普勒超音波氣泡偵測器檢查,如有疑似的病患,應及早確診並治療,預防再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