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新聞/卡通版700隻「小尼莫」復育成功 近日將送回大海

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中的小丑魚尼莫相當可愛,大人小孩都喜歡。台灣東北角海域珊瑚礁生態受到破壞,導致小丑魚生存遭受威脅,海科館今年成功復育700多隻小丑魚,近日將放流到原來的棲息地。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博士蔡宇鴻受訪時表示,館方從民國93年就開始調查,發現小丑魚的數量日漸趨少,便開始做人工繁殖野放,希望恢復小丑魚在台灣東北角的野生數量。

蔡宇鴻指出,今年大概復育7、800隻小丑魚,做完地點調查、判斷海域中是否有海葵,以及海葵中是否有住原生的小丑魚,觀察幾天後會放一批入海調查,之後開始野放。

蔡宇鴻補充,雙帶小丑是俗名,正確學名為克氏雙鋸魚,一般都會認俗名為主,這隻魚的特色主要是有2條縱帶。

雙帶小丑學名為克氏雙鋸魚。(圖/民視新聞)
雙帶小丑學名為克氏雙鋸魚。(圖/民視新聞)

關於過去小丑魚銳減的原因,蔡宇鴻表示,最主要還是與環境變化及人為採捕有關,畢竟牠還是屬於中價值的觀賞魚,早期台灣東北角是重要觀賞魚的提供地及採集地,這也是間接造成數量減少的原因。他提到,環境汙染與海洋溫度上升等因素,也會影響小丑魚的數量。

海科館表示,克氏雙鋸魚分布在台灣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體呈橢圓形且側扁,體色為黃褐色且有2條白色直條紋。克氏雙鋸魚常藏匿於海葵中,屬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浮游動物、藻類為食。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