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會小小孩「錢滾錢」理財? 用小豬撲滿就能辦到

理財觀念最好從小培養,不過抽象的「投資」、「複利」概念到底該怎麼教?美國有理財專家用一個簡單的小豬撲滿,就教會小孩「錢滾錢」道理,現在他的小孩長大成人,各個都是投資好手。

錢能生出錢,但不像長在樹上的水果,它看不到摸不著。尤其還沒念小學的小朋友,連最基礎的加減乘除都不熟,更別提複雜的長線布局、複利效果。

著有多本暢銷書的美國理財專家奧萊利(Kevin O'Leary)自有一套方法。他的一雙兒女現在都20出頭,根據奧萊利的說法,兩個都是投資好手,理財概念竟然從5、6歲就紮根,而且道具是到處都買得到的小豬撲滿!

一夜之……錢長出錢

奧萊利特別選購透明的玻璃小豬撲滿,一眼就能看清楚小豬肚子裡有多少錢。每天晚上他趁小孩睡覺的時候,偷偷在撲滿裡投一點零錢,「他們一覺醒來發現,錢變多了,」奧萊利解釋,「這幫助他們理解複利的概念。」

(對孩子來說複雜的「複利」概念,其實可以用撲滿這樣的簡單道具示範。圖片來源:Pixabay)

小孩睡醒發現銅板比前一晚還要多,日積月累萌生「錢長出錢」的概念。雖然長大後自然知道老爸的把戲,但概念已經深植,不會把錢用於無謂消費。「他們了解『錢能滾錢』,如果花掉了,這錢也就沒了,」奧萊利說,「如果你拿去買了一雙鞋、買了一件毛衣,或是買了不需要的廢物,你就扼殺了這個錢,它不會幫你再生出錢。」

「需要」或「想要」?3歲到13歲都該有的金錢觀

CNBC 引述一項調查,超過1/3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理財模範是父母親,家庭自然而然成為理財知識的第一個教室,但能不能有效「授課」,端看你有沒有心讓孩子參與。

紐約資產管理公司 Lenox Advisors 認證理財規劃顧問亨斯克(Thomas Henske)認為,即使是7歲小孩,都有能力分辨在餐廳點汽水和喝白開水的差別,「喝東西是『需要』,但喝可樂或檸檬汁就是『想要』。」

「不把錢交到孩子手裡練習使用,你怎麼能期待他們有一天會理財?」──理財規劃顧問亨斯克

適時把錢交到孩子手中

亨斯克認為零用錢絕對是學習分配預算的必要工具,他建議從10歲開始給零用錢,可幫助孩子將手中金錢分為3大用途:花費、儲蓄,以及慈善捐款。

澳洲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資深主管希金斯(Laura Higgins)建議的比例是 50/40/10,也就是存50%、花40%,剩下的10%捐給慈善機構。她認為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可以每週給零用錢,長大後改為每月給,能更有效地學習分配預算。

CNBC 還報導了美國田納西州一位32歲的平凡老爸,因為不想10歲兒子像自己一樣,承襲上一代揮霍無度的金錢觀,自有一套深入淺出的教育。

(適當給予零用錢,也是讓孩子學習分配預算的好方法。圖片來源:Pixabay)

他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討論「價格」與「價值」的差異。他會問,如果一個玩具要花20到30美元(台幣620到930元),但沒幾天就壞了,你覺得值得買嗎?經常召開預算會議後,他發現兒子的消費習慣逐漸改變,開始更注重東西的「價值」,如果想買的東西價格超過手中現金,孩子會幫忙做家事賺零用錢,存夠錢之後再購買。

以身作則

《華爾街日報》則認為,父母本身也要避免透過購物來紓壓,就算買得起,都得再三比價。

父母就是形塑孩子金錢觀的關鍵,必須做好消費與儲蓄的良好模範。任何一次的上網消費、日常購物,甚至東西使用多久都是身教,理財概念就從小地方開始,日積月累養成。

資料來源:CNBC、Wall Street Journal、ABC News

延伸閱讀:

小孩聰不聰明由誰決定? 科學家這麼說……

哈佛研究:養出好孩子的家長都做過5件事

兩個女兒名列全球百大富豪榜中! 「貓熊媽」的教養哲學靠5妙計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