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中風先放血?中西醫合作急救
腦中風病人人數逐年增長,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逾41萬人因腦中風就醫,且急性治療後伴隨「失能」情形。中醫師指出,急性中風病患送醫前,家屬若先進行放血,預後較好。不過,西醫表示,放血並非標準治療法,但若為「真性紅血球增生症」造成中風,放血確實是緊急處置的方式之一。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中醫部主任何宗融表示,西醫普遍認為急性腦中風後「放血」會導致延誤送醫時間,但統計發現,病患送醫前若先進行放血,預後會較好,臨床上最好的放血位置是「耳垂」、「十指指尖」或「十指兩側井穴」,相關研究正進行中。
出血性腦中風的出血範圍大小及位置,對預後影響甚巨。何宗融說,放血會讓大腦對血管下達「收縮」指令,因而可減少失血範圍,若家人發生急性中風,務必趕緊撥打119,送醫期間便可進行放血的動作。
台北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前主任、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放血」在西醫的觀點中並非標準治療法,在栓塞性中風案例中,正常人血小板值在40萬/mm3以內,但若高到100萬/mm3以上,就容易造成心肌梗塞、阻塞性中風,治療上會針對血栓部分進行排除。
但對於特殊狀況的栓塞型中風患者,放血也成為緊急處置的方式之一。賴基銘說,真性紅血球增生症是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導致紅血球數量超出正常值600萬個,飆到800萬以上、紅血球過多的情形下也會導致血栓,這時緊急處理就可採取「放血」方式。這類急性腦中風患者發作時,通常「臉部通紅」並不難判斷,每年都會碰到此類個案,但整體來說相當少見。
不過,根據健保署推動的「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中,追蹤百萬名腦中風病患,若西醫治療後,中醫介入治療,如中藥、針灸、推拿後,腦中風情形、整體功能狀態、日常生活活動與工具性日常功能等項目,皆有明顯的改善,再發生率、死亡率等也都有下降趨勢。
更多udn報導
熟練翻鍋爆紅!炒飯正妹遭開價30萬「陪科技高層飛香港」 本尊回應了
台灣年輕女生不愛!他問「只有老人才看日劇?」 網曝關鍵原因
陸博主爆失聯兵「獲贈一套廈門房」 台網不埋單:送也是送牢房
大腸癌篩檢男比女少原因曝!糞便潛血檢查8步驟在家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