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念積太久!訂單顯示未來出國旅行將較以往爆增

旅遊業、航空業正嗅到這股態勢,根據許多外國訂單都爆量的狀態,分析顯示,這股報復性出遊將崛起。

因為疫情的影響,許多人從2020年的春節返台後,就再也沒辦法踏出國門一步,這場新冠肺炎打亂了全世界的旅遊計畫,許多規劃好的行程、夢想中的人文風情,只能透過圖片的方式默默期待與想像。

這種悶太久的心情,在全世界都是個無以復加的窒礙,好想離開家門、不再被封鎖限制的慾望就彷彿籠中鳥,等到閘門打開的那天,勢必得盡全力翱翔天際。旅遊業、航空業也嗅到這股態勢,根據許多外國訂單都爆量的狀態,分析顯示,這股報復性出遊(revenge travel)將崛起。

在新冠肺炎所導致的大封鎖一年多之後,愈來愈多的旅遊限制正漸漸的在放鬆,這歸功於疫苗的施打率增加、各品牌疫苗的普及,許多先進國家所期待的旅遊和度假正蓄勢待發。

用旅行彌補過去和家人失去的相處時間

關在家太久,出國成了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pexels
關在家太久,出國成了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pexels

關在家太久,出國成了堅持下去的動力之一。pexels

《Huffpost》報導,「雖然這詞聽起來很傻,但報復性旅遊指的是一種想法,即隨著旅行變得安全、事情重新開始,旅行將大幅增加。」旅遊雜誌《Vacationer》創辦人艾瑞克瓊斯(Eric Jones)說,「過去一年來,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完全取消了假期,他們都希望未來能滿足自己的旅行需求,這個詞也是對失去我們生活控制能力的報復。」

如果疫苗接種率不斷增加、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許多旅行專家預測,人們將比疫情之前安排更多的旅行,以彌補過去失去的時間,並和朋友、家人持續聯繫。

「被關了一年後,報復性旅遊就像是在弦上的箭,這是對被壓抑的旅行需求和發自內心的回應。」──旅遊預定平台KOALA創辦人麥可肯尼迪(Mike Kennedy)。

「雖然報復性旅遊是個新的熱門術語,但它準確的解釋了從大流行以來,旅行者不斷在強調的事,我們不再輕易認為明天會有航班和開放的邊境等著我們,但我們會用復仇彌補時間和失去的經歷。」──旅遊應用程序Tripscout創辦人康拉德瓦利謝夫斯基(Konrad Waliszewski)。

報復性出遊:未來旅遊型態的改變

未來的旅遊型態將有不一樣的改變。pexels
未來的旅遊型態將有不一樣的改變。pexels

未來的旅遊型態將有不一樣的改變。pexels

專家指出,人們最期待的,是在那些可以不戴口罩的地方、盡情的在戶外度過很長的時間來報仇雪恨,這包括沙灘、可以徒步旅行的國家公園、露營地等。畢竟與室內相比,戶外要傳染新冠肺炎的機率又更低了。

雖然疫苗能有效的控制疫情,但戶外活動的安全感,更能夠像是個穩定軍心的強心針。

在美國運通(Amex)日前發布的《全球旅行趨勢報告》(Global Travel Trends Report)中,它們對澳洲(Australia)、加拿大(Canada)、墨西哥(Mexico)、日本(Japan)、印度(India)、英國(UK)和美國(USA)的旅行者的旅行計劃進行了調查。

結果顯示,「旅行是生活的主要樂趣之一」,許多人寄望未來的旅行,這成了他們能在疫情中堅持下去的主要動力。

7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想在2021年旅行,以緩解2020年的壓力;87%的人說,計畫未來的旅行讓他們有更多的期待;更有56%的人說,他們非常想念旅行,甚至迫不及待先預訂旅程,就算未來這個行程很可能會被取消。

淡季旅行、減少去熱門景點

對許多人來說,熱門景點不再是首選。pexels
對許多人來說,熱門景點不再是首選。pexels

對許多人來說,熱門景點不再是首選。pexels

此外,由於新冠肺炎期間嚴格的健康、安全需求,帶動了豪華旅遊市場的興起,人們對於清潔有很高的標準、也希望有更高的隱私、較少與他人接觸。這當中更有80%的人說,他們願意在淡季前往目的地,以減少擁擠,並安排獨特的個性化旅行。

事實上,確實因為疫情的關係,從前的一些經典熱門旅遊景點已經漸漸失去了光彩,人們未來反而傾向前往鮮為人知的目的地,這一個趨勢得到了許多旅行訂單數據的支持。

旅行者可能更傾向於揮霍

等到能高掛口罩的那天,就是疫情結束的那一刻。pexels
等到能高掛口罩的那天,就是疫情結束的那一刻。pexels

等到能高掛口罩的那天,就是疫情結束的那一刻。pexels

專家說,經過一年多的限制,當休閒旅遊再次成為一種選擇時,許多充滿「怨念」的旅行者可能會傾向於揮霍和犒賞自己。

「由於壓抑過久,許多跡象都表明,人們準備在旅行的體驗上花上比疫情前更多的錢,因此,住更好的飯店、吃更高級的大餐,都成為旅客彌補過去一年損失的渴望。」

專家預估,由於不同國家的疫苗施打率不一,在美國的國內旅行,依然會優先於國際旅行,但旅行者會優先選擇更長的假期、機票升等來享受更舒適的體驗。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