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力就是究極能力

作者:Angela Duckworth/洪慧芳譯

出處:《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天下雜誌出版

安德斯‧艾瑞克森的「技能學習曲線」(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安德斯‧艾瑞克森的「技能學習曲線」(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作者達克沃斯博士(Angela Duckworth)是美國研究成就與人格特質的新生代心理學家。她訪談了全球不同領域典範的故事,彙整各項心理學長期實證研究,寫成《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洪慧芳譯,天下雜誌出版)

早期我研究全國拼字比賽的參賽者發現,恆毅力高的孩子,平日練習的時間較長。超過一般的練習時間,讓他們在決賽中表現得更優異。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工作上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但能力似乎始終停滯在中等層級,無法再往上提昇。

十年一萬小時的練習

我的訪談研究讓我不禁思考,恆毅力可能不只攸關投入興趣的時間多寡,也攸關投入時間的品質。也就是說,不只投入更多的時間在任務上,也更妥善地運用那些時間。

於是,我開始廣泛閱讀有關技能培育的相關資料。不久,我就找到了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艾瑞克森終身致力研究專家如何獲得世界級的頂尖技能。他研究奧運健將、棋藝大師、知名鋼琴演奏家、首席芭蕾舞者、PGA高球好手、拼字比賽冠軍、放射學專家,還有很多其他領域頂尖好手。

換句話說,艾瑞克森是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

我用艾瑞克森的「技能學習曲線圖」歸納他的研究結論。如果你追蹤世界頂尖專家的發展,你一定會看到他們的技能逐年進步。隨著技能精進,進步的速度跟著減緩,其實所有人都是如此。你對某個領域了解愈多,後面的進步幅度會愈來愈小。

技能進步有學習曲線,這點不足為奇,但是技能發展的時間表就有趣了。在艾瑞克森的研究中,德國樂壇最優秀的小提琴家,在達到頂尖專業水準以前的十年間,總共累積了約一萬小時的練習時間。相較之下,成就較低的學生,同樣期間累積的練習時數只有一半。

或許不是巧合,舞蹈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也說過:「一位成熟的舞者需要約十年的養成時間。」一百多年前研究電報員的心理學家也說,熟悉摩斯電碼的人很少,因為那需要「多年努力的學習」。幾年呢?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的證據顯示,資深電報員的養成需要十年。」

如果你讀過艾瑞克森的原始研究,你知道「十年一萬小時的練習」只是約略的平均值,有些音樂家在累積那麼多練習以前,就已經達到頂尖水準,有些則是在累積更多的練習以後才達到。但是「一萬小時」和「十年」的準則會那麼風行,是很有道理的。這些準則讓我們實際感受到成為專家需要的投入程度,不是幾小時、幾十小時、幾百小時,而是年復一年,投入上萬小時。

刻意練習的方法

不過,艾瑞克森根據研究提出的關鍵見解,倒不是專家累積的練習時數比較多,而是專家練習的方式不一樣。專家和多數人不同的是,他們累積的上萬小時練習是所謂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

專家的訓練方式是這樣的:

首先,他們設下挑戰目標,鎖定整體表現的某個特定面向,他們不看已經表現很好的部分,而是針對尚未突破的特定弱點,有意識地挑戰他們還無法駕馭的部分。例如,奧運游泳金牌得主蓋恩斯說:「每次練習,我都會想辦法超越自己的紀錄。如果教練今天要我用一分十五秒的時限游十趟一百米,隔天他再叫我游十次一百米,我就會想辦法進步到一分十四秒。」小提琴名家羅伯托‧迪亞茲(Roberto Diaz)也曾說:「努力找出你的致命弱點,那個需要克服的特定技巧難關。」

專家全神貫注地下苦功,努力達到他們設定的目標。有趣的是,他們很多人都是在沒人監督下自發地挑戰。NBA籃球巨星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說:「我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是自己練習,精進球技。」同樣的,音樂家單獨練習的時間,比他們和其他音樂家一起練習的時間,更能預測他們進步的速度。

專家也會儘快尋求別人對自己表現的意見回饋,當然,多數的回饋必然是負面的。這表示比起知道自己哪裏做對了,專家更感興趣他們哪裏做錯了,這樣他們才有辦法改進。除了尋求立即的回饋,主動積極地處理這些意見也一樣重要。

底下是烏瑞克‧克里欽森(Ulrik Christensen)學到這個教訓的故事。克里欽森原本是醫師,後來去創業。他根據刻意練習的原則,設計適性化學習軟體(Adaptive Learning Software)。他早期開發的一個專案是一種虛擬實境遊戲,教醫師如何妥善地處理中風、心臟病發等緊急狀況。某次訓練課程,只有一個醫師一直無法過關,克里欽森發現他好像沒辦法完成訓練。

克里欽森告訴我:「我也搞不懂,這個傢伙又不笨,但是我花了幾個小時,詳細地告訴他哪裏做錯,他還是一直重複犯錯,其他人都已經完成訓練回家了,只剩我們兩個僵在那裏。」克里欽森後來終於受不了。「暫停,」克里欽森說:「你剛剛治療病患的方式中,有沒有什麼地方是你自己覺得沒把握的?是你不確定有沒有符合新規則的?」

那位醫師想了想,接著列出他有把握的決策,然後列出他不太確定的幾個選擇。換句話說,他停下來好好思考了一遍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聽完那位醫師說的話,克里欽森點頭,然後他讓醫師看電腦螢幕上已經顯示十幾次的相同意見回饋。下回合練習中,那位醫師就做對了。

獲得回饋之後,接下來呢?

專家會再重做一遍,之後一再地重複練習,直到他們終於達到最初設定的挑戰目標,直到之前的弱點已經變成熟練流暢、完美的境界。從「自覺不足」(Conscious Incompetence)練到「不自覺地游刃有餘」(Unconscious Competence)。

在前面這個例子中,那位醫師花時間思考自己哪裏做錯了之後,克里欽森就讓他持續練習,直到完全不再出錯。等他連續四次都正確完成步驟以後,克里欽森說:「很好,今天我們完成練習了。」

然後呢?達成挑戰目標之後,接著是什麼?

接著專家又從頭開始,設立新的挑戰目標。

一個接一個的小進步,累積成精湛的成果。

重複操作 vs. 有目標的持續進步

「刻意練習」是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改善寫作技巧的方式。富蘭克林在自傳中提到,他從最愛的雜誌《觀察家》(Spectator)蒐集最好的文章,反覆閱讀、做筆記,再把那些文章收進抽屜裏。接著,他自己動筆重寫那些文章,「然後我比較自己的文章和原始文章,發現自己的一些缺點,加以改正。」富蘭克林就像艾瑞克森研究的現代專家一樣,鎖定特定弱點,持續改善。例如,為了強化自己論述的邏輯,富蘭克林刻意把他寫的筆記順序打亂,然後再試著以合理的順序重新排列,他說:「這是為了訓練我整理思緒的方法。」同理,為了加強對語言的掌握力,富蘭克林也反覆練習把散文改寫成韻文,再把韻文改寫成散文。

富蘭克林留下的箴言機智巧妙,很難想像他竟然不是天生就很會寫作的人。也許我們應該以富蘭克林的箴言總結這個故事:不勞則無獲(There are no gains without pains.)。

但是,如果你不是作家呢?如果你是企業人士,可以聽聽終身擔任執行長顧問的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說法。他說,有效的管理「需要做某些非常簡單的事情,包括一些練習……」

如果你是外科醫師,可以想想名醫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的說法:「大家常以為你要有一雙巧手,才能成為外科醫師,其實不然,」葛文德說,「最重要的是,經年累月不斷地練習這件困難的事,一遍又一遍。」

如果你想打破世界紀錄,像魔術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那樣在水裏閉氣長達十七分鐘,你可以看他的TED演講。那場演講快結束時,這位能夠控制自己生理各方面表現的魔術大師,突然控制不住情緒,哽咽地說:「身為魔術師,我努力向大家展現看似不可能的事。我認為魔術很簡單,無論是閉氣或洗牌都一樣。你只要不停地練習、訓練、……」他啜泣:「實驗……」他繼續含著淚水說,「同時忍受一切痛苦,不斷地追求進步,直到做到最佳境界。這就是魔術對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