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不會害人死亡! 研究揪真正致命主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般所謂的恐慌是焦慮情緒的一種,而在醫學裡所稱的「恐慌」(panic)發作或恐慌症,則專指在極短時間內出現並加劇的強烈「身體不適」及「恐懼」。恐慌發作的身體不適包含心悸、胸悶、手抖、全身冒汗、手腳冰冷或麻木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症狀,而病患主觀上,有對失控的恐懼,甚至對死亡恐懼,擔心自己突然心臟停止過世。

研究:恐慌症合併成癮物濫用 明顯增加死亡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研究團隊,使用全國健保資料庫研究恐慌症病患(共有298,466位恐慌症病患),進行追蹤後續死因預後,此份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最近的國際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doi: 10.1016/j.jpsychires.2022.02.006)。

第一作者張祜銘醫師表示,將恐慌症的族群與未患有恐慌症的族群依據年齡和性別配對之後,此大型實證研究顯示,患有恐慌症族群的整體死亡風險並未更高;依死因分類,心因性突然死亡的風險也沒有更高,表示恐慌發作的感覺雖然駭人,然而恐慌發作本身並不是致死的疾病。

然而,若恐慌症病患合併成癮物質使用,則明顯增加死亡風險,其原因可能和物質濫用帶來的身體危害有關。

酒精戒斷與恐慌症狀重疊 惡性循環病情恐惡化

通訊作者郭千哲醫師表示,面對反覆恐慌發作,有些人會選擇使用具鎮靜效果的酒精或其他成癮性物質來減緩焦慮。然而,這些成癮物質的濫用可能造成身體器官病變,例如酒精濫用會導致心血管、肝膽腸胃等器官病變。此外,減少或停止使用酒精時的戒斷症狀,包含手抖、心悸、冒汗、緊張等,會跟恐慌發作的症狀重疊,導致恐慌症的相關症狀更加嚴重。

簡言之,恐慌症會增加酒精濫用風險,而酒精濫用問題又會導致恐慌症惡化;面對此惡性循環,避免酒精濫用是明智的選擇。

藥物加上心理治療 重拾生活品質

恐慌症若未妥善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目前國際建議的治療方式除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也有很好的效果,建議如有類似恐慌症狀者可至精神科就醫,和醫師討論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減少疾病對於生活品質的影響。

【延伸閱讀】

如何減緩恐慌症發作頻率? 醫提「2招」降不適

想到過年就焦慮! 團圓壓力好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61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