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傷歌曲的療癒力量

情傷歌曲的療癒力量
情傷歌曲的療癒力量

撰文/蔡振家

隨著歌曲的進行,聽者會以不同的心境去感知旋律,因為視角轉換,而產生新的、正面的詮釋,得到療癒的力量。

五月天有一首家喻戶曉的歌〈傷心的人別聽慢歌〉,灑脫的歌聲,動感十足的曲風,似乎將生活中的傷心事一掃而空。然而,當人們失意、憂愁的時候,仍然會去找些慢歌來聽,嘗試自我療癒。這樣做,真的健康嗎?

悲傷音樂建立情感認同

傷心的人聽慢歌,這個做法其實符合音樂治療中的同質原則(equalizing principle),此一原則是指音樂治療師配合個案當下的身心狀態,挑選同樣性質的音樂,等到聽者跟音樂建立起認同之後,再藉由音樂的轉折來改變心情。我們可以想像,當自己心情低落、陷入孤單時,若有幾位朋友很開心地談論渡假時的趣事,口沫橫飛地講述舞會的盛況,他們的興奮之情,似乎反而會讓自己覺得被隔絕在快樂國度之外,無法讓自己產生認同感,也無法讓自己覺得被理解、被關心。

有研究指出,當個體感受到孤單或是被情人遺棄時,比較偏愛聆聽悲傷音樂,因為這種音樂似乎是一位可以分享心事的密友,這位心靈密友與自己同甘共苦,讓自己不再感到孤單。主唱者甚至就像是另一個自己,唱出深藏於心底的回憶、掙扎,以及模糊的夢想。

歌曲第二段的療癒力量

為了探討慢歌的療癒力量,我曾經做過一項音樂心理學實驗,讓數十位大學生聆聽五首華語情傷歌曲,結果發現,五首歌曲所導致的平均手指溫度曲線,竟然都呈現U形,先下降再上升。過去的音樂聆聽實驗已經證明,樂曲所導致的放鬆情緒會讓指溫上升,負向情緒則讓指溫下降,因此,當我們在聆聽情傷歌曲的第一部分時,心情似乎尚未好轉,但在聆聽歌曲的第二部分時,多數聽眾的情緒會轉為正向。由此看來,聆聽情傷歌曲最好不要只聽一半,而應該完整聽完,這樣才能獲得歌曲的「療效」。

為什麼情傷歌曲的後段可以帶來正向情緒?不同的聽眾是否會對歌曲有不同的感受?要分析這兩個問題,我們不妨敞開心胸,打破各學科的門戶之見,靈活穿梭在美學、音樂學、心理學、生物學之間,進行整合思考。

情傷歌曲的第一部分,包括了前奏、第一次主歌、第一次副歌。聆聽這些段落時,人們可能會感染到主唱者的悲傷情緒,對歌曲所描述的處境產生認同,這個認同感與親近感,有助於歌曲第二部分發揮療效。

聆聽情傷歌曲時,前奏、第一次主歌可以將聽者帶入一個特定的故事情境裡面,而當第一次副歌響起,聽者便可以從中宣洩負面情感,就好像自己唱出了心中積壓已久的怨氣。根據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美學,負面情緒經由表演藝術作品的引導宣洩之後,閱聽者會感受到情感昇華,心情也放鬆不少。

情傷歌曲的第二部分,包括了第二次主歌、第二次副歌、第三次副歌,當這些音樂段落重複出現時,會帶來新的情感。在歌曲裡面,音樂素材通常並非原封不動地重複,而是藉由唱法與伴奏的變化,衍生一層又一層的意義。舉例而言,鼓組背景律動的加強,會讓第二次主歌與副歌變得較具活力,如此一來,聽眾可能會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氣息,擺脫第一次主副歌的自憐自艾心態。到了第三次副歌,不僅可能因為轉調(升key)而造成新的感受,甚至連歌詞也會改變,為旋律增添新意。

藉由重複的旋律,重新詮釋傷痛

俗話說得好,「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主副歌形式中重複出現的旋律,每次都會有些變化,而隨著歌曲的進程,聽者可能會以不同的心境去詮釋、感受同樣的旋律,視角也隨之轉換。心理治療中有個類似的概念稱為「再詮釋」,也就是對於同一個事件或情境,切換到不同的視角重新看待。副歌旋律在重複時改變編曲或改變歌詞,有助於聽者對音樂所描述的事件,產生新的、正面的詮釋,甚至改變人生觀。

一個深刻動人的經驗,是在我們充分感受及反省之後,才體認到它對於個人精神生命的衝擊;它不只是個經驗,我們還進一步希望了解該經驗的意義,對人生有所領悟。有些華語情傷歌曲藉由呈現一段失戀經驗,讓聽眾跟歌曲主角一起重獲自我價值,這就是該經驗在「悟感」層次上的意義。近年的神經科學研究指出,聆聽悲傷音樂可以活化腦中的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並且促進內省。預設模式網路的活化,似乎反映了聽眾用自己的價值觀與審美觀去欣賞悲傷音樂,並且察覺音樂內容與自我的密切關聯。

情傷歌曲的心靈療效,跟歌曲結構所導致的心境轉變有關,因此,聆聽歌曲也可以視為一套簡短的心靈療程。在此,我們不妨借用書目療法(bibliotherapy)的一些觀念來思考這類歌曲的療效。書目療法是一種利用文學作品來療癒讀者心靈、促進心理健康的方式,閱讀過程中可能包含了認同(identification)、宣洩╱滌淨(catharsis)、領悟(insight)等不同的階段。從這個觀點來看,主副歌形式的前奏與第一次主歌,或許能讓情傷者產生認同,第一次副歌則具有宣洩負面情緒的功能,而接下來的歌曲進行,則藉由優美的音樂、段落的對比、歌詞的轉折,讓聽者產生美感與悟感。

高音帶來的憐憫與同情

經由以上的解釋,我們可以了解,傷心的人為何聽慢歌。而對於並未處於悲傷狀態的人們而言,聆聽悲傷音樂又會帶來什麼正向情緒呢?心理學家曾經提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說,藉以解釋悲傷音樂為何感人,這個假說指出,悲傷音樂中的高音之所以催人淚下,是因為它跟幼小哺乳類的失群哀鳴(separation call)聽起來相當類似。

所謂的失群哀鳴,是指脆弱的幼小哺乳類離開了親友或巢穴,陷入孤單無援之困境時所發出的求救聲。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哺乳類的失群哀鳴,自古以來就是高音,時至今日,很多成年哺乳類聽到高音的呼救聲,仍然會產生悲憫之心,情傷歌曲的聽眾也是如此。在情傷歌曲中,歌手總會在第二、第三次副歌,以激動情緒唱出高音。唯有撕心裂肺的高音,才能夠唱出最深刻的寂寞與哀痛,進而激起聽者的憐憫與關愛之情。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曾說:「傾訴最哀傷的思緒,才是我們最甜美的歌。」悲傷音樂的情感內涵不僅僅是悲傷,更有淒美、同情、滌淨、愛與希望。

註:本文內容取材自以下書籍。

蔡振家、陳容姍(2017)《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臺北:臉譜出版社。

蔡振家
畢業於臺大物理系、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為德國柏林洪堡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亦為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成員,學術興趣包括音樂與演化、音樂與大腦、藝術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