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頭,千萬別一直跟「比自己差」的人為伍

作者:劉庭安/我所見的世界

過去的文章中,我曾經多次提到「選擇比努力重要」這件事情。比起在錯誤的道路上努力狂奔,用戰略眼光做出關鍵決定,才是我們能夠翻身的機會。

而說實在話,在我們的人生當中,絕大多數的選擇都是不重要的。譬如說我昨天中午選擇吃咖哩飯還是海鮮麵,對我的人生影響微乎其微——真正影響我們一生的,往往是幾個極少數的關鍵抉擇。

「選擇工作」,則無疑是人生中前 1% 重要的關鍵決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2010 年創立的小米,於 2018 年在香港掛牌上市(IPO)。不只創辦人雷軍目前身價超過 195 億美元、躋身中國富豪榜;由於小米採取員工配股制度,前 100 名員工,也因此成了身價過億的富豪;連前 1000 員工,都成了身價千萬以上的富翁。

同樣是科技公司,當年的產業巨頭 IBM ,如今則為了轉型裁撤 20,000 名員工;微軟裁撤手機部門砍了 7,500 名員工;Verizon 買了雅虎裁了 2,000 名員工;戴爾合併 EMC 裁了 3,000 名員工。

換言之,當一個 2010 年的大學畢業生決定進入科技業時,他所做的選擇,很可能就決定了他在 8 年後的今天,是站在光明的彼岸,或是黑暗的深淵。

正巧上週末 Q School 開學,好幾位即將離開校門的學生,跑來問我要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

雖然說人生道路沒辦法複製,但我還是想要分享一下我的故事,以及我從中總結出的三條鐵律,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鐵律一:不要做自己討厭的事情

我知道,當你看到這條的時候,一定覺得我又是在鬼扯什麼「愛你所選,選你所愛」的沒營養雞湯。

然而,我必須強調的事情是:熱情對於職業的重要性,往往嚴重被低估——做一件你沒有熱情的事情,幾乎不可能會有成就。

拿我自己舉例,我從小到大,一直對於「當大學教授」有所憧憬。在我想像的未來當中,我應該是一個白天授課、晚上做實驗的學者。於是,我大四的時候拿了獎學金跑去美國交換,跟著一位做太陽能電池的教授做研究,想要提前體驗學者生活。

本來,我萬分期待這實驗室生活,應該會讓我無比快樂;沒想到真的開始做研究後,我才發覺自己非常不適合學者生活:

做科學研究,往往要一天十幾個小時泡在實驗室。對於我這種很喜歡和別人聊天的人來說,一整天都沒辦法跟別人講話,實在是太痛苦了。有好幾次,我看著窗外的豔陽天,其他大學生在草地上曬太陽玩飛盤,我自己一個人關在實驗室裡跑數據,心裡總是羨慕不已。

然而,我當時還是十分糾結——畢竟當學者、教授是我孩提時代至今的夢想,一時之間實在很難放棄。

而真正讓我明悟的時刻,是一個大雪天的深夜。

當時我的實驗,已經到了要緊時刻。那天凌晨兩點鐘,實驗室已經只剩下我一個人了,正當我把器材收好要離開時,有一位博士後研究員推門走了進來。

「三更半夜的,你來實驗室幹嘛啊?」我看著他穿著睡衣和雪靴,詫異的問。

「我來做實驗啊。剛好上個樣本跑完了,我來換樣本。」他說。

「你早上再來不行嘛?外面還在下大雪啊!有差這幾個小時嗎?」我問。

「沒關係。」他笑笑:「我喜歡做實驗。」

他的這句「沒關係,我喜歡做實驗」,對我來說是記當頭棒喝——這位研究員有家有室,小孩才剛滿兩歲,家裡離學校開車要 40 分鐘,他卻能夠在凌晨 2 點鐘「拋家棄子」,冒著大雪來實驗室換樣本,就只是因為「我喜歡做實驗」。

我當下倒抽了一口涼氣,知道自己的「學者夢」絕對不能再繼續了。

因為捫心自問,我絕不可能像那位研究員一樣,三更半夜冒著風雪來做實驗。而這世界上,多的是像他這樣資質不比我差,對科學研究又比我有熱情的傢伙。我怎麼可能幹得過他們?要怎樣才可能出類拔萃?

當下我就覺悟到,我必須找到一件自己「真正有熱情」的事情,一件我心甘情願半夜兩點不睡覺也要幹的事情,否則我這輩子大概只能庸庸碌碌了。

鐵律二: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離開學校後, 2012 年我去了顧問公司。當時,我有兩位非常尊敬的導師,一位德國人、一位奧地利人。這兩位帶著我去全世界做項目,手把手教我怎樣建模型、說故事、管理工作,是我非常感念的恩師。

然而,工作三年後,我再次發覺自己不能再繼續這樣幹下去了。

原因是,兩位恩師帶我做的都是傳統硬體製造業,主要是產品開發和供應練管理項目。然而,在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下,製造業早就已經是成熟、看不太到發展突破性機會的產業了——無論是飛機、家電、消費性電子、照明、PC、筆電、醫療儀器,其競爭都越來越激烈、利潤也都越來越薄。而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早已經從製造業的巨頭,轉變為新興的互聯網公司。

也就是說,在這領域中如果我繼續矇頭往下走,前方很難有一飛沖天的機會;另外一個理由,是我發覺自己在成熟的專業裡很難出頭:

我對這兩位恩師,是發自真心地佩服的——他們不但專業知識深厚,都已經 4 、 50 歲的人了,還在不斷學習、精進自己,在硬體產品開發的領域中精益求精。

但佩服歸佩服,我也不禁擔心,比我強的大師們都還在精進自己;而在成熟的領域中,大師們的數量更不少——我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夠變成「大師」啊?

在過去的中世紀,一個鐵匠學徒,要跟師父打上 20 年的鐵,等到師父退休之後,才能夠繼承他的衣缽,成為正式的鐵匠。

然而時至今日,要是還得這樣慢慢地等前輩退休、自己熬出頭,那未免太蠢了。

以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產業為例:自從 2007 Steve Jobs 發佈 iPhone 以來,至今不過 11 年。若從 2010 年移動互聯網爆發來算,還不超過 10 年。

換句話說,在移動互聯網這個新興行業,沒幾個經驗超過 10 年的大師,也還沒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這代表什麼?代表機會啊!一個年輕人投入這個領域,前面是沒有什麼人的,只要你跑得夠快,就能夠成為領跑者。

不光提移動互聯網,歷史上,過去幾次技術革命興起的時候,從鐵路、汽車、光纖、晶圓、航太、電腦⋯⋯等,都出現過這樣的機會之窗,也都對既有的產業形成衝擊——到了最後,則往往是挑戰者打敗了巨人、跑得快的幹掉了跑得慢的。

這種機會從前有,現在有,以後還會有。而且隨著科技的進化加快,以後可能還會有更多。像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都還有未知的領域等待開墾。

人生苦短,我們何必非把自己的青春,浪費在人很多的成熟產業和領域,跟老一輩死嗑等出頭不可?

未知的世界對年輕人來說,往往有更多的機會!

鐵律三:工作上,千萬不要跟比自己差的人為伍

用比較粗俗的話來說,叫做「寧做牛後,不為雞首」。

綜合考量前面兩點,這一點可說至關重要:雖然尋找自己有熱情、且「人少的地方」,能夠增加自己的成功機會,但如果你發覺自己是團隊或公司裡最聰明、能力最強、工作最認真的人,可千萬別沾沾自喜,反而應該要非常的警覺。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與你為伍的人都比你強或和你不相上下,為了求生存,你很自然地會不斷提昇上去;反過來說,如果你周遭的人都比你差,你也很快地就會墮落到跟他們一樣。

再強調一次,千萬別小看這件事情——我們一輩子通常要工作 50 年的時間,而這 50 年如果不想原地不動,就得不斷地修煉、提昇自己。這時你身邊的「同修」,便決定了你將能夠爬到的高度。

換言之,那怕挫折,那怕不舒服,我們也應該積極挑選、追尋一個強人環繞的環境,用來砥礪自身不斷學習精進——因為停止學習,正是被時代淘汰的前奏。

追尋與比自己強的同輩為伍,還有一個好處:最好的人才,往往集中在最尖端的企業裡面,集中在像是紐約、矽谷、北京、上海這樣的超大型城市。而人才聚集的地方,自然也是資源聚集的地方——挑戰自然非比尋常,但你能夠打開的眼界、能夠獲得的機遇,也都比其他地方高出許多。

結語

我很喜歡一句俗諺叫做:「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其實可以有更深一步的解釋。

如果我們把工作時間換算成金錢。一個人工作 50 年,每年工作 250 天,每天 10 小時,相當於我們每個人有 125,000 個工作小時。

這 125,000 小時,就是我們拿來投資的籌碼。

我們可以去考公務員、去成熟穩定的大企業,按部就班地往上爬。就如同拿這些錢去買 20 年的長期公債——你可以預測最終的收益,但也別想要有什麼超額報酬了。

或者,我們也可以去冒險、去沒有人去過的地方、走人少但自己充滿熱情的道路、拿自己的青春搏一把。這如同把錢拿去投資天使輪的公司——「風險」相對公債當然高(話說其實金融海嘯後,政府公債也沒人說得準絕對安全了),但要是我們眼光好,就能 5 年翻一百倍。

這選擇沒有對或錯,每個人都可以、也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

然而,這個世界上總是安穩守成的人多,冒險犯難的人少——而推動世界前進的,往往卻都是身為少數的第二種人。

我默默地希望,你其實是第二種人,並且對自己選擇的道路,更加堅定與自信。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想出頭,千萬別一直跟「比自己差」的人為伍——選擇工作的「三項鐵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聯閱讀】
為什麼我討厭滿嘴空談的理想主義者?因為能改變世界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
為什麼當年「滿腔熱血要改變世界」的年輕人,最後卻多成了平庸的中年人?

關於作者:

劉庭安,1988年生,實作型的理想主義者,2017 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傑出青年 Global Shaper。

劉庭安曾任 IDEO 中國區商務主管、麥肯錫的產品分析師。現於一家電動車新創獨角獸任職,並為 Q School的創辦人,致力為台灣教育出下一代的創新領袖。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