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投資賺錢?專家:短長線策略並進 單靠存股難發財

當薪水追不上物價,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上班族的重要課題,不少人選擇從定期定額、ETF存股開始,逐步累積資產。專業投資人分析,理財不只是存錢,更重要的是理解市場、掌握節奏,從短線操作到長期佈局,都需要規劃。

圖/TVBS
圖/TVBS

薪水追不上通膨 理財規劃成上班族必學課題

專業投資人陳波表示,要成為一個穩定的當沖操作者,必須要練習到紀律非常嚴謹的狀況。他認為,現在的金融工具很多,例如ETF、股票、期貨等,而台灣的資訊也相當透明。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愛上投資,並且付諸實踐。陳波指出,單靠存ETF和存股無法讓一般人致富。他解釋,剛出社會的人通常領取微薄的薪水,在3萬至5萬左右,若住在台北還要繳房租和其他開銷,很難剩下足夠的錢來進行存股和ETF投資。因此,他建議一般人應該同時進行短線和長期投資,以賺取更快速和更大的財富。在這種情況下,ETF才能真正派上用場。

專家分析,在全球經濟局勢動盪的情況下,必須先累積財富,才能有資本進行財務規劃和分配。其中,股市的操作是關鍵所在。

FQ財富智商要提升 從了解工具到掌握市場趨勢

對於財富智商(FQ)的概念,代表一個人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創造財富的能力。在薪資跟不上通膨速度、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中產階級向下流動的情況下,人們應該更加重視自己的財富智商。FQ是指對金融世界的各種商品、工具和運作邏輯有基本的認識。然而,這門課無法在學生時期學習到,大部分人都是進入社會後才開始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圖/TVBS
圖/TVBS

上班族凱之平時工作忙碌,難以隨時盯盤,因此偏好定期定額的存股類型,慢慢累積資產。他會選擇比較穩定的標的物,進行多檔或多方向的配置。透過選擇不同的月配息標的,每個月都能獲得小額配息收入,有點類似小加薪的概念。

月月配息加薪 ETF存股成為年輕人新選擇

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副教授歐素華建議,在大通膨時代,金錢的分配更加重要。除了負擔必要的生活開銷外,還要挪出部分資金進行投資理財。她分析,初學者應先了解個別產業動向,以熟悉的產業做投資,以減低財務損失的風險。歐素華表示,對於年輕的小白來說,定期定額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有更多興趣,才開始涉足美股、美債或期貨等領域,這需要專業知識和長期佈局。

提升FQ的三大要素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從理解新商品、發現趨勢,到關注市場對潛在風險的擔憂等方面,都需要對金融意識進行自我強化。特別是當新鴻人財務累積還不足時,投資應該從小額開始慢慢做起。歐素華指出,真正影響一個人對投資理財的概念,越早開始越好。投資理財不僅僅是單純地投資股票或債券市場,還要了解自己具備哪些基本知識內涵,避免盲目地到處投資或亂投資。她提到,最近有些年輕人在薪水無法支應生活支出的情況下,仍然想要投資,因為看到行情有大幅變化。這其實有點本末倒置,應該先維持好自己的基本生活狀態,再考慮如何持盈賺錢。

投資理財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不過,在進行規劃時,需要先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提升自己的財富智商,才能達到理財的效果。

更多 TVBS 報導
4月台股跌6.29% 盤點「10檔主動式基金」抗跌完勝大盤
台灣散戶持2兆美債ETF、00679B虧大 外媒:5月平均虧11至12%
馬斯克粉絲也不挺急賣股 特斯拉歐美市場銷量暴跌
啦啦隊女神昔靠「5萬存款」買房 入手第二間!每坪已漲2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