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科紅藜研究 獲國家新創獎

花蓮慈濟科技大學以「紅藜在生物醫學的應用」,榮獲第14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獎,肯定慈濟科大發揮紅藜的價值與經濟效益,並無償輔導受災農民、免費提供技術,協助在地產業發展與升級。

有別於傳統紅藜只採收果實的純農產品交易,慈濟科大團隊找出應用整株紅藜(果實、根、莖、葉)的模式,進一步研發出紅藜相關生醫保健與美妝品,如:紅藜敷料、面膜、精華液等,相當於從食品加工擴增至生醫產業,既貼近消費者需求,又創造市場價值,拓展高獲益模式。甚至,連萃取過的紅藜廢棄根莖葉,再製成培育菇蕈類的培養土,培養土使用後,還能再回歸田間做為有機肥料,達到綠色循環,讓環境永續經營。

慈濟科大團隊還發現,紅藜芽富含醫活性物質,包含紅藜多酚與類黃酮。經過萃取後,可以促進幹細胞分化、膠原蛋白增生與組織修復,很適合開發成保健與生醫美妝品,由於技術門檻高,紅藜發芽的過程中常導致發霉、腐爛,所以,市面上鮮少看到紅藜芽販售,也讓慈濟科大團隊多次獲得國內外發明展七面金牌肯定。

研發獲得成果後,慈濟科技大學團隊主動與產、官、學界密切合作,免費輔導臺東尼伯特颱風受災農民栽種、訓練加工技術,輔導農民開發紅藜玄米茶、紅藜穀粉等,還推動「藜米之鄉花東特色農產推廣聯盟」,吸引超過30個單位參與,利用團隊加乘力量,齊力為花東小農整體行銷,期待增加地方產業收益。

「紅藜在生物醫學的應用」團隊成員有慈濟科技大學副教授耿念慈、助理教授劉威忠、放醫所碩班學生陳譽齡、官振聖、柯雅淳,以及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教授林群智、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范美玲。尤其,慈濟科技大學副教授耿念慈、助理教授劉威忠也獲得106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學在地實踐社會責任USR「農情覓藝加值東台灣」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