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冠染疫死亡人數破800 高死亡率原因專家與指揮中心看法大不同

【民眾網編輯韓博鈞/綜合報導】
2021年的父親節,我國因罹患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突破800人,死亡率則來到5.13%。根據全球知名的新聞暨金融數據網站《彭博社》(Bloomberg)的評估,台灣在「防疫韌性排行榜」(The Covid Resilence Ranking)上排名在第40,而在「過去三個月病例死亡率」(3-Month Case Fatality Rate)則與醫療水平遠落後我國的墨西哥(5.5%)和埃及(5.6%)差不多。究竟我國新冠肺炎死亡率較高的原因究竟為何?這個問題在防疫指揮中心、醫療學界、以及醫院專科醫師之間都有不同的答案。

《圖說》衛生福利部截至8月11日所統計的疫情數據(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網站)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的院長詹長權在7月8日發表於其臉書一篇標題為《台灣新冠肺炎的致死率為何高?》文章中表示: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有症狀才篩檢的指引、醫療機構重症醫療量能不足、低估確診個案數等原因。同樣是醫療界出身、現任民眾黨籍立委蔡壁如對此表示認同,甚至直指:台灣新冠的高死亡率是因為「有症狀才篩檢」的政策,導致許多確診患者錯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時間。情況往往是確診時,病患的免疫系統已遭破壞,致使轉重症機率增加、甚至出現猝死案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的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則在臉書發文,從健保體制提出的另一種見解。他認為:重症醫療健保給付相對低,在醫療院所被認為是賠錢單位,因此不僅設備老化、重症醫師也出現人才荒。蘇一峰感嘆道:連已經上市10多年的HFNC(High Flow Nasal Cannula,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都需要藝人賈永婕號召捐贈。「台灣重症缺少的是公平的給付,才能新血補充,還有設備更新」蘇一峰寫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兼任教授張鴻仁接受媒體訪問時則指出:台灣的健保體系已經相當吃緊;每個醫院每年其實都在勉強維持成本和開支,因此當新冠肺炎病例迅速增加時,醫療體系幾乎沒有多餘的能力進行調整。「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沒有錢」張鴻仁說。而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致死率高是因為「未能及時調整用藥指引」、「延誤用藥時機」;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則將「臨床醫界缺乏標準化的治療模式」視為主因。

但是防疫指揮中心卻有不同的看法。衛福部長暨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7月1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台灣的死亡率,無論從死亡總數、每100萬人口或每10萬人口的死亡數,仍遠低於其他國家。防疫指揮中心的發言人莊人祥則指出:國內90%的死亡病例都發生在60歲以上的人群;台灣的高致死率是因為新冠病毒在年齡較高的高危險群中迅速蔓延。不過莊人祥也承認:前述情況為醫療系統帶來不小的壓力,「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做出反應」莊人祥說到。

綜上所述,我國健保制度在面對新冠肺炎此類大型流行傳染病危機時仍欠缺足夠的應變能力,加上當前的篩檢政策,似乎成為較高死亡率的成因,不過真切的原因仍有賴官方與學界持續地深入探討和研究。

更多新聞報導:陳時中堅稱「3+11」不是破口 柯文哲:已經死了800多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