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陸五鋼品 擬首課平衡稅

工商時報【蘇秀慧、林憲祥╱綜合報導】 在中美接近達成貿易談判協議的敏感時刻,我對大陸五項鋼品「雙反調查」初判結果出爐。財政部關稅稅率審議小組4月底已初裁大陸五項鋼品有補貼或傾銷事實,一旦最終判定對我產業有實質損害,且國家整體經濟利益受損,將課徵平衡稅,10月就會有最終結果,這將是我國首次就進口貨物課徵平衡稅。 中美貿易爭端擴大以來,我政府為爭取從美方以232條款對進口鋼鋁課徵高關稅中豁免,即鋼鐵產業涉「含中成分」(從中國大陸進口原料,接著在台灣再製後轉銷往美國)部分,去年4月起,對大陸進口的五項鋼品啟動「雙反調查」。 這是政府非因應廠商提出申請,首次主動啟動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陸方面對於我方的問卷調查始終未回應,致調查在去年10月延長調查期限,最後,審議小組是參考美國案例中,大陸官方的應訴資料,作成有補貼或傾銷事實認定。 知情人士透露,經濟部在初步的產業調查報告中認定,大陸鋼品對國內產業「有實質損害之虞,而無實質損害」,才未先對大陸鋼品課徵臨時平衡稅及反傾銷稅。一位嫺熟貿易調查事務官員也強調,過去關稅稅率審議小組初判有傾銷事實案件,最終大都會課徵反傾銷稅,這次是我首次就進口貨物是否課徵平衡稅展開調查,因此,無法預判最後結果。 這次大陸鋼品同步調查共五件,其中三件為「反補貼調查」,對象為自中國進口的「特定鍍鋅及鋅合金扁軋鋼品」、「碳鋼鋼板」及「不銹鋼冷軋鋼品」,上述鋼品現皆已課徵反傾銷稅。另兩件為「雙反調查」,即反補貼、反傾銷調查,對象為自大陸進口的「不銹鋼熱軋鋼品」及「特定碳鋼冷軋鋼品」。 按規定,在初判結果公告60日內審議小組會完成終判,如果終判維持大陸五項鋼品有補貼或傾銷事實,經濟部在40日內必須就大陸鋼品補貼或傾銷是否損害我國產業完成最後調查認定,再將結果送交財政部關稅稅率審議小組核定。因此課不課平衡稅,10月會有最終答案。 針對此事,中鋼董事長兼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翁朝棟2日受訪時表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且逢全球經濟景氣低迷,政府更應嚴格把關,並對於有傾銷事實的鋼品,盡快公布調查結果,且該課稅的就要課稅,才能有效防止低價產品繼續叩關,讓台灣鋼鐵業獲得有效保障,處於公平貿易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