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社交焦慮 心理師建議認知行為治療

社交焦慮症」通常從青春期階段就開始,女性多於男性,心理師指出,臨床上除以藥物症狀治療外,接受「認知行為治療」,透過「認知重建」、「曝露療法」等,更能降低患者面對人群的緊張焦慮,逐漸重拾社交信心。(龐清廉報導)

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小致一向個性內向,得知新工作第一天要上台演說後,在家緊張到頭暈嘔吐,最後只好跟新單位協調暫緩報到,並前往醫院就診。經醫師以簡式評估量表(BSRS)為小致評估,其中「感覺緊張不安」得分達「非常厲害」程度,整份評量也高達8分,診斷為「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臨床心理師洪美蘭表示,社交焦慮症通常從青春期階段就開始,女性多於男性,常因遺傳、腦部多巴胺缺乏,或過往負面的社交經驗所造成。許多個案與人交談時,會有聲音顫抖結巴、頻頻搓手的緊張表現,若面對更多人,甚至會肌肉緊繃無力或軟腳,這些生理現象,主要來自當事人對社交情境感到顯著或過度的恐懼焦慮造成,從而造成生活、學習或工作上的痛苦與困擾。

心理師指出,類似情形不僅發生於成人,其實兒童在同儕情境中也會產生社交焦慮,往往以哭鬧、發脾氣、靜止不動、依偎、退縮或無法講話等方式來表現,照顧者要多加注意。

洪美蘭心理師說明,對於「社交焦慮症」臨床上除以藥物症狀治療外,最常見的就是「認知行為治療」,例如以「認知重建」、「曝露療法」等,從可承受的焦慮程度社交情境開始協助當事人練習,嘗試面對會引發負面想法、退縮行為的社交互動,幫助當事人獲得自我掌握感、降低自動化負面思考;也可以透過團體桌上遊戲,練習互動技巧;緊張時以呼吸練習放鬆焦慮引起的生理反應。

心理師提醒,如果周遭親友面對人群或社交情境,有恐懼、焦慮等不舒服的感覺,不要取笑或強迫他們與人交流,建議多傾聽給予心理支持、並在社交時輔助陪伴,避免負面想法持續,也要鼓勵親友尋求身心科及心理師協助,即早克服對社交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