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共軍演訓淪權鬥工具 國軍監控嚇阻
◎蘇紫雲
共軍近期動作頻頻,部分海空兵力、地面部隊進行多項演練;中共此波軍事行動呈現跨軍種與兵種整合作法,主為應對其內部政治矛盾,以演訓鞏固領導人習近平軍權,並企圖反制多國軍演的外交挫折。研判其目標雖非針對臺灣,但國軍有效掌握共軍動態情報,發揮「監控嚇阻」效益,防止軍事冒險。
就軍事層面意義析論,共軍此波演訓呈現「北守南攻」戰略布局,北部戰區展現防衛天津─北京能力,以應對美韓加拿大在黃海軍演;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則聯手在西太平洋操演,特別是針對美國與印尼等19國在南海實彈射擊的「超級神鷹之盾」演習。戰術上,各級部隊主要課目包括山東號航艦迫近菲律賓北部,並與穿出巴士海峽的共機進行攻守演練,以應對美軍為首的東海、南海軍演。因此,由東部與南部戰區聯手進行實戰化編組演練,包括山東號航艦與南下的海軍艦隊合流演訓;後續則扮演假想敵,由預警機偕同各式戰機進行海空對抗,以協調指揮攻擊機群,對於海、地面目標進行壓制打擊。加油機則延伸軍機遠程航行,以執行所謂的遠海打擊任務。
中共政軍問題更令外界關切,亦即對高階軍事首長的整肅。在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等軍種司令「消失」後,國防部長李尚福亦許久未公開露面,引發關注之際,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最高軍職的張又俠,及軍委張升明、劉振立也人間蒸發,號稱共軍「7軍霸」的7個高司首長有4人「消失」,凸顯共軍內部恐出現不穩。特別的是,共軍演訓持續之際,中共「軍改辦」22日在軍媒撰文表示,「交友不慎」是個別領導幹部落馬的重要原因,並提到習近平曾談及領導幹部要「加強自我約束,淨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具強烈暗示意義。
此乃係習近平個人政治權力慾望所致,由去年中共「20大」為權力起始座標。先是對美國前眾院議長訪臺的過度反應,接著完全掌握人事權,啟用習派人馬;今年,習進入第3任期後,前外長秦剛、前防長魏鳳和,乃至近期的軍事首長接連下台,均可視為習自身所謂「高級黑」現象的應驗,亦即反習派放任習獨掌大權,令自曝其短。
此波軍事首長「團滅」式下台,為講究槍桿子的中共帶來不安,而以對應外部威脅為由的軍演,則成為習鞏固軍權的手段,共軍由黨軍再淪為個人禁衛軍的政治工具,殊為不值。
(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