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日相外交出擊 凝聚G7戰略共識

◎林柏州

烏俄戰爭即將屆滿週年之際,日本也積極展開新一波外交安保作為,首相岸田文雄1月上旬接連訪問法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與美國等5個「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呼籲各國在戰略重心聚焦烏俄之餘,也能關切印太地區日益嚴峻的安全挑戰。

岸田在首站巴黎會晤法國總統馬克宏,兩國自2013年建立「特殊夥伴關係」以來,在共同價值基礎上持續擴大安全、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雙方確認將在朝鮮半島問題、烏俄戰爭進行合作,也申明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兩國2014年首次舉行外交國防「2加2」會談,去年則是首度提及臺海。岸田轉往羅馬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會面時,則確認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並啟動外交與防衛對話與合作機制,兩人亦提及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在英國,岸田更與新任首相蘇納克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AA),未來雙方都可在對方領土部署武裝部隊;此協議堪稱兩國1世紀以來最重要防衛協定,連同去年12月,日、英、義發起「全球戰鬥機計畫」,共同發展第6代戰機,顯示日歐國防科技正進行串接合作。

在此行重頭戲美國,岸田拜會美國總統拜登,討論北韓、烏俄戰爭等議題,並重申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在美日領袖峰會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丁,以及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與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先行召開美日「2加2」會談;兩國在區域戰略環境取得一致看法,認為中共是最大的戰略挑戰,並重申臺海和平穩定,乃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也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動搖國際秩序的基礎,同意繼續支持烏克蘭,亦強烈譴責北韓頻繁試射飛彈。此外,由於日本去年12月公布《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安全文件,確立擁有反擊能力,美日將針對應對事態分工進行重新劃分,《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將進行修訂。

日本今年擔任G7輪值主席國,5月將於廣島召開峰會。岸田文雄希望透過此次出訪,確認G7的安全戰略一致,並確立核威脅、能源與糧食安全、供應鏈與經濟、烏俄戰爭、印太安全等相關議程的合作方向。(作者為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