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漢光40號演習 驗證國軍新戰力

◎舒孝煌

雖然「凱米」颱風攪局,「漢光40號演習」實兵演練,各級部隊轉換任務協助救災,但大體上,漢光演習已進行各種項目的驗證,未完成課目則待未來在各項演訓中持續進行。

今年漢光演習內容設計共有5大面向,包括「各級指揮官清楚任務細節」、「給予各級指揮官充分授權」、「給予清楚責任區域」、「給予周延詳盡交戰規則」及「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等,藉以訓練部隊在指揮及管制受阻下,快速臨戰應變之能力,以便有效應對各項突發狀況;而各級指揮官也可藉由演習的想定,以及狀況處置,磨練任務式指揮的能力。

「任務式指揮」在軍事上並非新概念,但近年才逐漸被融入軍事行動中。過去集中指揮、集中控制的前提是指揮及通訊架構良好,但戰場上充滿不確定性,指揮管制系統可能遭敵方第一波攻擊而摧毀,將使作戰節奏陷入混亂。另外,前線指揮官也比指揮中心更了解戰場現況,更能作出符合戰場實況的決策。因此,「任務式指揮」就是要讓第一線的基層指揮官發揮其主動性。通常「任務式指揮」不規定完成任務的具體行動方針,而是僅告知意圖、作戰指導、任務,以及其手上擁有的裝備、人員、彈藥、補給等資源,賦予下屬自主權。在「任務式指揮」架構下,最高層級僅關注戰略性決策,作戰層級則是分散管制、各自執行被賦予的任務。

烏俄戰爭的教訓顯示,敵方發動戰爭時,首波攻擊將集中於摧毀對手的指管中樞、通訊網路、感測系統,以摧毀對手的作戰能力。因此,強化指管韌性為當務之急,除依賴分散式指管系統,藉低軌衛星等通訊系統,減少通訊鏈路被摧毀風險,另外就是建立「分散式指管系統」,以避免單一指揮中心被摧毀的風險。

國軍已致力建立分散式指管系統,民國112年《國防報告書》說明,國軍評估敵可能作戰行動,針對共軍戰力採取不同的反制作為,綜合考量部隊戰力發揮的整體性,置重點於強化指管韌性與分散式指揮平臺及建立共同作戰圖像;國軍兵力整建計畫,則依遠距、精準、機動、無人、AI之不對稱防衛韌性,並結合分散、可存活、備援及跨區域的指管通性監偵能力,以滿足未來防衛作戰需求。

國軍部隊要能獨立作戰,除建置分散式指管系統,也需「任務式指揮」體系配合,強化整體作戰指揮的生存性。指揮機制分散部署,即便部分節點被摧毀,整體作戰體系仍可維持運作,這需要各級指揮官長時間培養並建立默契。因此有賴透過漢光演習及各層級的部隊訓練,強化部隊從高階指揮官到基層的默契、對執行任務能力的嫻熟,及指揮能力的培養,方能建立國軍的新作戰文化。(作者為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