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美「戰車外交」 建立民主國家合作典範

◎蘇紫雲

在北約盟國的催促下,德國終於同意軍援烏克蘭「豹2」戰車,除了軍事意義,更重要的是有效鼓舞烏國軍心士氣,並象徵民主國家的團結。制霸戰場的德國戰車,成為外交的黏著劑,意味著美國率先宣布軍援步兵戰鬥車發揮「戰車外交」效果,在外交戰線上,成功鞏固民主國家立場。

烏克蘭在挺過俄國數波攻勢後,整軍反攻並收復部分國土,為擴大戰果,一再向西方提出擴大軍援的需求,包括重型火砲、中長程防空飛彈,以及主力戰車等主戰裝備,以為戰略反攻所需。西方國家初始只同意提供短程防空、反裝甲飛彈等精準彈藥,以免戰事升級,但隨著美國率先同意供應「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等火砲後,北約國家也跟進提供各類自走砲,大幅增加烏軍縱深打擊火力,而德國「豹2」戰車援烏,可視為美方成功軍事外交的另一案例。

面對烏克蘭的軍援要求,美方先是宣布提供M2「布萊德雷」步兵戰鬥車作為回應,數量雖僅50輛的營級規模,難在戰場發揮戰略效果,卻令英、法、德跟進提供主力戰車,成為軍事外交的「破冰器」;迄今各國承諾提供之主力戰車將達321輛。

西方目前同意軍援烏軍的主力戰車,包括德國「豹2」、英國「挑戰者2型」,以及美國的M1A2,原始設計都是在冷戰期間對抗紅軍,在歐洲大平原遂行會戰的主力兵器,因此前進支援烏克蘭戰線,無論是氣候、地形皆可勝任無虞;而與其對陣的俄國T-72以及更新的T-90戰車,也都是原定的假想敵對手,以西方國家領先的夜戰觀通與精確射控科技而言,獵殺俄國戰車的勝率極高,這也是烏軍雖擁有不少俄系戰車,但在知彼知己情況下,急於將手上裝備「脫俄入歐」的主因。

就戰術上而言,西方援烏的三款主力戰車各擅勝場,英國「挑戰者」以厚重裝甲防護著稱;德國「豹2」以易於操作聞名,瑞典便曾公開其義務役男僅需6週訓練,便可成為合格「豹2」戰車組員。至於美軍的M1A2,則以最多實戰驗證著稱,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中的「麥地納」會戰,全殲配備T-72戰車的伊拉克共和衛隊裝甲師,創下189比0,自身無一損失的輝煌紀錄,至今仍為軍事研究的經典案例。

雖然美軍同意軍援的M1戰車僅30輛,只具象徵意義,最重要的是藉此敲開德國同意軍援「豹2」戰車的大門後,北約擁有「豹2」的國家,包括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等,便可將同型戰車交付烏克蘭,由歐陸本土供應「豹2」戰車大軍,形成烏軍的即戰力,一方面趕上烏克蘭的春季反攻,二方面則是為烏克蘭開啟北約軍援重裝備的後勤大門,堪稱是成功的軍事外交,也為民主國家團結抵禦威權國家的軍事冒險行動,建立新的合作模式與典範。

(作者為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