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卡位北極圈 試射飛彈、末日魚雷、軍演、還要收過路費

衛星空照圖顯示俄國過去幾年正在把北極軍事化,打造在北極圈的發言權。(圖片來源/美國MAXAR衛星公司)

當全球關注中國竊占難海島礁、並打算併吞菲律賓小島之際,美國才驚覺,俄羅斯也在北極搞軍事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俄羅斯在領土最北端的海岸線上,興建各種軍事設施,佈署米格31、試射最新的武器,為的是在融冰時代的北極卡位,打造取代蘇伊士運河的經濟廊道NSR。

《CNN》在6日報導中引用了美國衛星公司MAXAR的圖像顯示,過去五個月中,俄羅斯北極沿岸的幾個地方,出現了新建的軍機場和軍事基地,該基地被稱為「trefoil」,意味著三葉,建築體採用了類似三葉草的設計,塗上了俄羅斯國旗的紅色,白色和藍色。

這些基地雖然位於俄羅斯境內,但是《CNN》報導,美國官員對此表示關切,認為它們可能會被用來對更遠的北極地區建立事實上的控制,尤其無冰的範圍擴大之後。

北極融冰改變地貌,經濟價值突然浮現

在過去十年中,北極海冰的數量創下了歷史新低,發生了數十年內北極地區的無冰季節,隨著土地浮現,也為這個區域帶來新的可能性,美國國會報告指出,北極區約有400萬人,約佔世界人口的0.05%,其中大約一半(約200萬人)居住在俄羅斯的北極地區,過去幾年來,俄羅斯也強化了在北極區的軍事活動,2014年重啟冷戰時期建立的軍事基地,現在又新建全新的軍事基地。

《CNN》在6日的報導明確指出,俄羅斯正在累積北極空前的軍事力量,並在無冰的地區測試其最新武器,以保護其北部海岸並開闢一條從亞洲到歐洲的重要運輸路線,即經濟廊道NSR。

根據《CNN》引述美國官員的分析指出,俄羅斯積極打造所謂的「北海航線」(NSR),從挪威和阿拉斯加之間延伸,沿著俄羅斯的北海岸,一直延伸到北大西洋,NSR有可能將目前運送及裝箱從亞洲通過蘇伊士運河到達歐洲的時間縮短一半(目前類似的運送靠空運)。

俄羅斯打造經濟水域,在灰色地帶建立遊戲規則

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康貝爾(Thomas Campbell)指出,俄國要求任何通過國際水域穿越NSR的船隻都必須有一名俄羅斯導航員來引導該船。還試圖要求外國船隻在進入NSR之前獲得許可「管理NSR過境的俄羅斯法律超出了俄羅斯根據國際法的授權。」

俄國和美國、加拿大、冰島、挪威、瑞典、芬蘭、丹麥等國在北極戰略棋盤上對弈。(圖片來源/美國國會報告)


今年2月,一份針對北極區的美國國會報告中提到了NSR,該報告指出,北極冰層的減少可能會導致未來幾年內兩條跨北極海路的商業運輸量增加,北海靠近俄羅斯,北海道靠近阿拉斯加,並穿過加拿大群島。

除了對NSR,根據《美聯社》報導,北極圈蘊藏地球4分之1油氣資源,俄羅斯總統普丁更曾引用資料說,北極的礦產資源價值為300兆美元。

事實上,北極的海洋事務,除了俄羅斯以外,還涉及到北極圈內的其他7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冰島、挪威、瑞典、芬蘭、丹麥(格陵蘭島),原先,成立於1996年的北極理事會The Arctic Council,是解決北極問題的領先國際論壇,以及憑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北冰洋在內的世界海洋中提出了全面的法律和秩序制度。

但是,融冰使得北極的地理環境產生了變化,成為公約中的灰色地帶。例如俄國趁勢對NSR航線的主張,如果中國試圖以南海竊占的島礁來訂定約定成俗的「中國規則」,俄羅斯就是趁北極迅速改變的地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未逮之處,來訂定在北極圈的「俄國規則」,這背後都需要軍事行動的呼應,因此,俄國過去幾年頻繁的軍事化行動,已經引起美國官員、北極圈其他國家的關切。

俄國重啟北極軍事化,近年軍演規模頻頻升級

去年8月,俄國超過50艘軍艦與40架飛機在美國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去年11月在北極的軍事演習中,《俄羅斯報》消息報導稱,俄羅斯軍隊使用了可以探測、發現、和壓制5000公里內的信號的「摩爾曼斯克-BN」電子作戰系統,12月,俄羅斯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戰略核潛艦(Russian submarine Vladimir Monomakh)在北極圈,於水下成功試射4枚洲際彈道飛彈,更引發美國駐歐洲的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 (Ramstein Air Base)警鈴大響數分鐘。

俄國企圖在國際海洋公約的灰色地帶打造經濟航道,收過路費,經濟價值不輸給蘇伊士運河。(圖片來源/Made In Russia 臉書)


3月27日俄國海軍在亞歷山大地島(Alexandra Land island)舉行軍事演習的時候,3艘核動力潛艇在北極同時破冰而出,被視為向西方國家炫耀軍力。

表面上,氣候變遷超過科學家預料的速度融化冰層,改變了北極的地貌,也讓原來俄羅斯北部許多天然屏障消失,俄國重啟冷戰時期在北極圈的防衛戰略。

冷戰打美軍備復活,北極成新武器試驗場

國務院高級官員告訴《CNN》說,顯然,北極地區的俄羅斯人面臨軍事挑戰,包括他們對舊的冷戰基地進行了改裝以及在摩爾曼斯克市(Murmansk)附近的科拉半島(Kola Peninsula)上建立了新的軍事設施,這位官員說,這對美國及其盟國有影響,因為它創造了俄羅斯向北大西洋投射力量(軍力投送)的能力。

俄羅斯三艘潛艇3月27日在北極軍演時同時突破冰層浮出,向外界展現武力意味濃厚。(圖片來源/美國MAXAR衛星公司)


五角大廈發言人康貝爾還指出,俄羅斯最近在兩個北極空域(羅加切沃和阿納德爾)建立了快速反應部隊,冷戰時期研發專門對抗美國高空偵察機、負擔攔截任務、時速可以超過2馬赫的米格31升級版MiG-31BM,在3月16日首度出現在俄國納古斯科耶(Nagurskoye)的衛星空照圖上,令西方吃驚。

俄國也讓北極區成為新武器的測試場,最令西方國家關注的兩大新型武器,核動力魚雷Poseidon和極音速反艦飛彈3M22 Tsirkon鋯石(Zircon/Tsirkon),被視為在未來戰爭中能改變戰略局勢的兩大利器。

末日魚雷和極音速飛彈,紛紛佈署在北極

核動力魚雷Poseidon據信水下射程達1萬公里,並且攜帶核彈頭,美國機械科技界的經典雜誌《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甚至以「末日魚雷」(Apocalypse Torpedo)來稱呼這個俄羅斯新型武器,認為若爆發核戰,這個魚雷能讓美國鋪天蓋地的反導防護網無用武之地,成為令人恐懼的「第二擊」。

醫師王明鉅還特別評論說,俄國的海神核動力魚雷2M39,可以從無人潛艦攜帶發射,在敵方的海岸線附近引爆,製造人工海嘯,而比正常海嘯更可怕的是,這是核輻射海嘯,將讓被污染的海岸線數十年內無法住人,美國國務院院下國際安全與防擴散局助卿Christopher A Ford告訴《CNN》說,這款魚雷「能用輻射海嘯淹沒美國沿海城市。」

在極音速飛彈部分,《CNN》報導指出,近期俄國軍艦(Admiral Gorshkov)上才成功試射4枚的Tsirkon飛彈,並在5、6月進行下一階段的測試,但是,已經佈署在北極。

俄國的軍事行動,開啟了北極圈的較勁

太空技術公司Maxar向(CNN)提供的衛星空照圖,除了詳細呈現過去幾年俄羅斯北極海岸線上新的軍事基地和設備的建置,還發現可能用於 Poseidon魚雷和其他新型高科技武器的地下存儲設施。

不止俄國,連中國對北極圈的企圖從早期的低調態度,轉為毫不掩飾,五角大廈發言人康貝爾說,中國還在擴大其空中和沿海防禦導彈系統網絡,從而加強了其在北極關鍵地區的介入和反介入作戰能力。

美國國會報告指出,儘管在北極問題上仍存在重大的國際合作,北極日益被視為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間進行地緣政治競爭的舞台,對於俄羅斯近年在北極頻繁的軍事動作,美國,加拿大和北歐國家也做出了自己的回應,美國已經為海岸巡防隊添購新的破冰船,也在阿拉斯加佈署一些戰略性武器。

但國際觀察家關注更大的戰略可能性,例如中、俄、伊朗聯盟的緊密度越來越高時,美國同時面臨北極、南海、中東荷姆茲海峽的壓力就越大。也因此美國開始加強與盟國的關係,來回應這個局勢。

更多信傳媒報導
拜登「大基建」首部曲 哪些台廠受惠?
電動車百兆商機3》沒有它們就沒有特斯拉!台廠隱形冠軍出列
台農發4年資本額燒掉6成 藍委要求財報公開透明 董座年薪卻是不能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