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受傷久痛不癒 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台中一名40多歲上班族王先生,在半年前騎車下班時發生車禍,當時下意識以手撐地後開始出現手腕疼痛無力現象,經過醫療院所檢查、照X光後都顯示沒有大礙,後來歷經了復健、推拿、打針、吃藥後不但沒效,還越來越嚴重,連手機都痛到拿不住,最後經診所轉介至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的手外科就診。

關節鏡微創手術 治癒車禍後手部無力

骨科部楊鎮源部長表示,王先生的症狀起源於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簡稱TFCC)破損,在經過腕關節鏡微創修補手術三個月後,疼痛與握力大幅改善,手部的功能復原狀況良好,才能重拾正常生活。楊部長解釋所謂的「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是手腕功能的重要基石,它位於腕骨、橈骨、尺骨間的三角空間中,由相鄰纖維軟骨與韌帶組成的複合體,除負責緩衝手腕的承重,更重要的是能夠穩定手腕橈骨與尺骨間的關節,常見損傷原的原因包括有如跌倒手撐地、搬重物/牽機車等造成的意外創傷,或如廚師、早餐店員、裁縫師等手腕過度使用的職業傷害。

腕關節鏡看傷口 病灶一清二楚

受傷後往往會發現手腕尺側(小指側)疼痛,在做撐、扭轉、負重時加劇,無法騎機車、扭毛巾、開瓶蓋,甚至手機都拿不穩,大幅影響生活與工作品質。患者往往照過X光查無異狀,嘗試過各種治療仍無改善後,最會轉介至手外科門診處理。王先生在經過理學檢查後,發現的手腕尺側有明顯壓痛點,在手掌扭轉、背曲、尺側擠壓的動作下更為嚴重,導致關節活動度與握力受限;同時發現遠端橈骨與尺骨間關節鬆動也因此不穩定、容易出現喀喀聲響。雖然核磁共振(MRI)可協助診斷TFCC的破損,但目前國際學會對於診斷的標準仍以腕關節鏡檢查結果為主。腕關節鏡不僅可以直接觀察並修復各種程度的損傷,對於處理TFCC損傷具有重要意義。

楊鎮源部長指出,在TFCC急性受傷期,可透過手腕護具保護或增生治療注射等方式進行6至8周的保守治療,讓身體自然修復;但若受傷狀況較嚴重,保守治療都無效才會建議手術。透過腕關節鏡可以微創方式進行修復手術,讓手術過程更精確,且僅需使用少量縫合線即可完成,術後約需3至6個月的康復期。

腕關節鏡TFCC修補手術論文   獲歐洲外科雜誌刊登

值得一提的是,楊鎮源部長將改良後的腕關節鏡TFCC修補手術的臨床成果投稿至歐洲手外科雜誌(European Volume),研究論文獲得刊登。改良後的手術方法明顯提升了患者的術後疼痛、活動度、遠端橈尺關節穩定度、握力以及手腕功能等評分。這不僅有助於恢復日常生活功能,回歸工作,還可以讓受傷的運動員重返運動場地,甚至是參加激烈的比賽。

楊鎮源部長建議,若因車禍或其他意外造成手腕持續疼痛或無力,千萬不能置之不理,因為情況可能會惡化。此外針對上班族,避免過度使用手腕是預防損傷的關鍵。若症狀無法緩解,應及時就醫確診,以避免進一步損害。

【延伸閱讀】

壯年男多次運動傷害致軟骨缺損 關節鏡手術助重拾籃球熱

五十肩痛到梳頭、穿衣都難 「微創肩關節鏡手術」助擺脫困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8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