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有人麻有人痛 跑26醫院才查清

北市銘傳國小23日進行第2劑兒童新冠肺炎疫苗施打作業,在醫護人員細心的安慰與準備下,小朋友們依序接種完畢。(圖為打疫苗示意圖,非新聞事件 姚志平攝)
北市銘傳國小23日進行第2劑兒童新冠肺炎疫苗施打作業,在醫護人員細心的安慰與準備下,小朋友們依序接種完畢。(圖為打疫苗示意圖,非新聞事件 姚志平攝)

「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該看哪一科?」台中李小姐去年6月接種AZ疫苗出現不良反應,跑了26家醫療機構後,才確診為格林巴利症候群及血栓,至今仍需拄拐杖行走、無法工作,今年2月提出疫苗救濟申請,衛福部卻還在收集病例資料。她希望政府鼓吹接種疫苗時,疫苗救濟審議能加快腳步、從寬處理。

立委陳椒華昨協助3位疫苗受害者開記者會,揭露就醫診治和申請疫苗救濟過程的問題與困難。李小姐無奈說,接種疫苗產生副作用後,需花很長時間復健,什麼事都不能做,工作也停擺,飽受身心煎熬。

台南方小姐透過視訊說,去年9月初接種AZ疫苗,隔2天背麻,就醫未改善,後來變脊椎、腰和下背痛,在不同科別轉診,每次看新醫生都要重新交代病情,因此產生恐慌症,政府應開設疫苗不良反應者設特別門診。

台中的M小姐透過視訊說,去年10月打BNT疫苗3天後呼吸困難、發燒、全身無力,到地區醫院就醫卻惡化為半邊癱掉,改到台北醫學中心一再被轉診,折騰很久才發現是疫苗病毒攻擊脊髓導致周邊神經炎,回台中醫學中心才獲較好的診治。

陳椒華指出,疫苗救濟申請立案後要調查大半年才能排入審議小組。去年11月起申請案件暴增,審議大塞車,審議小組1個月才開兩次會,每次約審議50件;目前約8000件申請,去年迄今年5月底審議559件,高達482件遭判定與疫苗無關,占86.2%,僅30件(占5.3%)判定相關,47件(占8.4%)無法確定。呼籲衛福部加強並改善疫苗受害者的就醫資訊與流程,優化疫苗救濟審議流程、從寬認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相關救濟判斷機制,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防接種不良事件因果關係評估準則,針對「無法確定其關聯性」個案會盡量衡酌,讓民眾可獲補助。

我嚴防新冠肺炎
住宿機構死亡率不減 專家:最大問題在「沒及早診斷」
入境限額快爆表 最快7、8月開放邊境
13至64歲確診者 清冠一號擬改自費
新冠疫苗加強針要一直打下去嗎?專家:普通人不必打
恩恩爸:血氧濃度與送醫延誤有關 盼提供手寫救護紀錄表
讓眼鏡不起霧口罩、穿戴式空氣清淨機... 台灣價值滿點創意產品都在這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