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中國大陸洗產地行為 美國恐對東協「這2國」維持高關稅
美國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進入倒數,野村控股分析,有數據顯示中國大陸透過東南亞國家洗產地,藉此規避更高關稅,美國可能會對這些國家維持較高的關稅。越南和泰國可能分別面臨24.3%與20%的關稅,將高於多數東南亞國家在與美國貿易談判中爭取的10%基準稅率,也可能使雙邊談判更加複雜。
根據彭博報導,野村經濟學家帕拉奎雷斯在報告中提到:「儘管目前美國與東南亞之間貿易談判頻繁,但華府最終可能對東南亞地區施加平均15.5%的關稅,目的是打擊洗產地行為。」並指出:「這個地區越來越被視為中國大陸藉第三國之名繞過美國關稅的途徑,這可能破壞美國與東南亞之間的貿易談判進展。」
野村估算,越南與泰國面臨的洗產地現象,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更普遍,這可能導致美國對這兩國的關稅水準接近對中國預期的30%稅率。雖然這些關稅仍低於川普在4月曾威脅實施的稅率,但仍遠高於東南亞國家希望爭取的10%基準稅率。而新加坡與菲律賓因轉運跡象有限,則預估面臨10%的關稅。
報告指稱,東協國家(ASEAN)在美國給出的90天貿易談判緩衝期於7月初到期前,恐難順利與美國達成協議。美方要求降低甚至消除從中國大陸轉運的行為,而相關洗產地證據不斷增加,這將使談判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