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冠疫苗後一定會有人死掉!醫:許多不良作用源自心理因素

根據WHO報告指出,人類十大健康威脅中,「疫苗疑慮」就在其中。面對許多疾病,目前已經有疫苗可供施打預防,但是對於疫苗的錯誤認知。台大專家就指出,許多疫苗的不良作用是源於內心的恐懼,像是日本的「痛痛女孩」,都是源自於集體心理因素。

「新冠疫苗打了之後一定會有人死掉,但是這不一定有因果關係。」台大兒醫醫師李秉穎指出。許多事件就算不打疫苗也會出現,但是這些人恰巧打了疫苗,那麼疫苗就變成代罪羔羊。

不良反應不同於不良事件

「民眾要先釐清,接種後的不良事件跟不良反應的區別。」李秉穎表示,不良事件指的是打了疫苗之後發生的情形,但是這只有時序關係,不一定有因果關係。而不良反應則是有時序關係,也有因果關係。

因此,如果在打了疫苗後死亡,會被列入打疫苗的不良事件,但是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各種慢性病,跟疫苗本身沒有因果關係,所以不會被列入不良反應。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群裡中要有足夠多的人施打疫苗,對於集體才有好處。只要人數一多,各種情形都可能發生,但這不代表疫苗不安全。」李秉穎回應自己的發言,「新冠疫苗打了之後一定會有人死掉」,但是不能因此判定,死者的死因是施打疫苗。

疫苗輕易下架造成民眾疑慮,影響施打比例

李秉穎再舉例,2006年以色列有4名老人一同接種同個批號的疫苗後死亡,引發國際震動,台灣也將該疫苗下架。但經過WHO調查,死亡原因並沒有跟疫苗直接有關。然而民眾已經對疫苗失去了信心。

「當時一名媽媽,帶著小孩離開後3度折回診間問我,疫苗真的可以打嗎?」李秉穎回憶,他3次都給了肯定的答案,然而看到這名媽媽懷疑的表情,他猜想恐怕到最後還是沒有施打。

「痛痛女孩」屬於一種集體效應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心理擔憂所引發的生理反應,也是常見的疫苗不良事件。」李秉穎指出,像是在日本,就有施打疫苗後出現慢性疼痛的少女,但這其實可以算是嚴重的暈針問題。

他解釋,身體對於施打疫苗的巨大恐懼,會轉移為其他症狀釋放。而這種情形非常容易透過人際傳播。舉例來說,一個班級集體打疫苗,前面的人出現像是手抖、頭暈等,後面施打的人就更容易有這個問題。看到新聞報導痛痛女孩,再出現其他案例的機率也會提升。

因此在施打疫苗時,一定要考慮到集體焦慮到問題。「這些情形是可以預防的,像是做好心理準備,施打空間與等候區域隔開,轉移等待者注意力,都是可以做到的事情。」李秉穎指出。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指揮中心曝3大族群列優先接種新冠疫苗!爭取明年第一季開打
3款新冠疫苗備受期待!台大醫分析利弊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