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刺蝟島? 傳美國擬增「在台軍備儲存」 邱國正證實了
隨著中國加大對台軍事威嚇,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在立法院備詢證實,我國正與美方磋商,研擬將美軍在東亞的軍備庫存,改成存放到台灣,對此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過去他多次撰文呼籲美方,比照以色列增加在台的軍備儲備量,但美方遲遲沒有動作。究竟總統蔡英文如果過境美國,會不會和麥卡錫討論到軍備庫存,各界都相當關注。
隨著中國加大對台軍事威嚇,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在立法院備詢證實,我國正與美方磋商,研擬將美軍在東亞的軍備庫存,改成存放到台灣,對此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過去他多次撰文呼籲美方,比照以色列增加在台的軍備儲備量,但美方遲遲沒有動作。究竟總統蔡英文如果過境美國,會不會和麥卡錫討論到軍備庫存,各界都相當關注。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大陸祭祖,行程中還有前往南京中山陵謁陵,及率領30名青年學生與大陸多地大學生展開交流,民進黨不免仍有酸言酸語批評。對此,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20)日直言,馬英九此舉是人理之常,平常心看待就好了。
前總統馬英九將赴大陸祭祖,桃園市長張善政20日指出,任何對於兩岸交流有幫助的事情都是好事情,祝馬前總統「一路順利」。面對國民黨提名委員會納入藍營四都首長,張善政說,只要黨中央有需要他的地方,或是需要他在桃園盡力的地方,他都會全力以赴。
台中市29區里長20日發起連署,勸進市長盧秀燕更上層樓,參選總統,盧秀燕今天(20日)在議會答詢重申,個人沒有參選意願,辜負大家的期待,非常不好意思。但,國民黨議員李中則表示,他保證盧秀燕一定選,因為
前總統馬英九27日將啟程赴陸祭祖,並率30名學生赴陸學術交流,成為兩岸分治74年來,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元首。對此,前立委郭正亮20日就表示,「馬英九的定位,主要就是祭祖之旅和歷史之旅,不會講到兩岸的政策,可是歷史文化的部分,就會刺到民進黨的神經」,引發討論。
2024總統大選趨近,國民黨內被視為「最強母雞」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卻遲未表態是否參選,而副總統賴清德將代表民進黨出戰大位,讓選戰話題開始受到各界關注。不過,除了侯友宜,黨內也出現拱台中市長盧秀燕更上一層樓的聲音,美國在臺協會處長孫曉雅10日率團拜會盧秀燕,也被外界好奇,美方是否看好盧秀燕更上一層樓?台中市議員林昊佑就直言,「盧如果更上一層,是地方的福氣」。對此,盧秀燕受訪也再度表態:各界的確有勸進聲音,也有些民調出爐,「但謝謝大家愛護,我沒有起心動念」。
前總統馬英九27日起將前往大陸祭祖,引起關注,部分綠營人士也開酸。對此,最新一份網路投票結果顯示,有超過7成的網友,對馬英九訪問大陸是持樂觀態度的。
2024總統大選趨近,國民黨內被視為「最強母雞」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卻遲未表態是否參選,而副總統賴清德將代表民進黨出戰大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老早就表態參選,讓選戰話題開始受到各界關注。近期就有Youtube頻道做了一份網路民調,從結果來看,支持侯的人僅僅只占36%、而力挺台中市長盧秀燕的人則高達64%。前立委沈富雄13日就表示,「盧秀燕無懈可擊,有人找她選2024,她可以點頭的」。
[Newtalk新聞]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本月初接下時力黨主席的職務,近日也接受多家媒體訪問,幾乎都會問到時力在2024的定位與策略,與其他政黨的差異。對此,王婉諭表示,時力對於捍衛主權、保衛台灣,進而推動國家正常化的基本立場是很清楚且堅持的。大多數台灣人民對於保護我們現有的民主生活方式,也有高度共識。真正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捍衛主權、「如何」保衛台灣?我的答案是,從內政上開始讓人民對生活有希望,對未來有期待,才更能加強社會團結,一致對外捍衛主權。 王婉諭18日晚間在臉書Po文指出,這幾年來,隨著貧富差距擴大,我們看到社會中的相對剝奪感越來越強,既得利益者與常民大眾,雖然在一個國家,卻分裂成兩個世界。當民眾覺得生活很苦,過一天算一天,怎麼有辦法付出更多心力、做更多事情去保衛台灣?為保台而抗中,是台灣的主流民意,然而台灣人民厭惡的是,把「抗中保台」當口號,實際上官商勾結、掏空台灣的政客。 王婉諭續指,台灣人民厭惡的是,把「抗中保台」當成忠誠檢查的符令,把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通通抹紅貼上標籤。這些情緒勒索的作法無助社會團結,只會弄臭「抗中保台」,降低國家正常化的正當性。這也是民進黨執政7年來
民視新聞/陳信瑋、蔡承佑 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即將滿3個月,不過,基層里長卻抱怨,「選前拜託拉票、選後見不到人」,依照慣例前市長柯文哲都會舉辦「市長與里長座談會」了解地方需求,但至今蔣萬安未有動作,里長不滿怒轟競選承諾一樣都沒做到,不過,民政局緩頰,表示里長座談會將會在5月正式啟動!
[Newtalk新聞] 北韓官媒《朝中社》(조선중앙통신사,KCNA)今天(20日)釋出19日進行所謂「核反擊假想綜合戰術訓練」照片,其中2張人物照片中,金正恩身邊出現一名戴口罩、墨鏡的男子,而且在一張比較清晰的照片裡,官媒還刻意將其「馬賽克」處理,令人好奇這名男子的身份。 根據《朝中社》報導,北韓軍方使用有「北韓版伊斯坎德爾」之稱的KN-23短程彈道導彈(SRBM)進行演練,宣稱自平安北道鐵山郡發射的戰術彈道導彈,在800公里射程設定的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目標上空800公尺處精確空中爆炸,再次驗證在核戰鬥部所裝配的核爆炸操縱裝置和引爆裝置的動作可靠性。 釋出的照片中有2張人物照片,都看得到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攜愛女金朱愛參與導彈射擊演習活動,而其中一張金正恩觀看導彈發射照片,背後有名軍人被刻意打上「馬賽克」,反而引發各界好奇其身份,傳出美韓情報單位已著手調查,試圖破解、掌握該人身份。根據了解,過去《朝中社》會特別針對金正恩的筆記或觀看螢幕進行特殊「處理」,但刻意「馬賽克」處理隨行人員面孔還是首次。 南韓軍事研判,這名身份不詳的特殊人物,可能是負責北韓戰術核武部隊運用的總指揮或相關核武器研究所
國民黨角逐2024總統大選,何時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是熱門話題。今天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舉行幹部交接典禮,黨主席朱立倫和侯友宜同場,被記者問到「是否就地徵召(侯友宜選總統)?當場徵召?」兩人微笑沒說話,之後並肩離開。
在國際社會援助的戰車下,烏克蘭軍隊對俄國瓦格納傭兵集團展開攻擊,但俄軍也不遑多讓,在札波羅熱以火力壓制烏軍,雙方在前線形成拉鋸。另外,經由黑海出口烏克蘭穀物的協議,原本18日到期,在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的協助下,現在合約已經延長60天。
前總統馬英九將在3月27日到4月7日前往中國大陸祭祖,儘管總統府已經表示將給予必要協助,但民進黨今天(20日)痛批,民眾無法接受卸任元首成為促統棋子。具大陸官方背景的「牛彈琴」微信公眾號則評論指出,馬
[Newtalk新聞]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祭祖,並率領青年學子與中國學生交流,中國國台辦回應,歡迎馬英九並提供必要協助。對此,「財經網美」胡采蘋表示,此舉就是政治明星在失勢後「希望再創造些什麼的更年期行為」,但這次出訪所造成的實質效果,就是讓新北市長侯友宜被踢個正著。 蕭旭岑今(2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馬英九屆滿73歲,從事兩岸工作將近40年,卻沒有去過中國,如今疫情也已解封,讓他去中國祭祖盡孝道,春暖花開是很適合的時機,符合慎終追遠的做法;而這次成員有國民黨前秘書長曾永權、馬英九辦公室主任王光慈、政大教授廖元豪等人和他都會隨行,夫人周美青因有私人行程,並不會隨行。 蕭旭岑也強調,馬英九這回行程很滿,不會臨時規畫到北京,也不會會見北京相關人事,有關維安的部分則尊重國安局相關規畫。胡采蘋指出,侯友宜正努力迴避各種政治議題,卻被馬英九踢個正著,反正馬英九也不會把侯友宜看在眼裡,她說:「宮廷劇一定是國民黨最好看,沒想到馬習會之後,馬前總統還能再惹怒大家。」 胡采蘋提到,過去前副總統連戰也去中國,但他出馬的時候,至少是陳水扁總統第二屆黑到發亮、兩岸融冰氣氛濃厚的時候,在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主張,要將總統蔡英文的「4個堅持」納入黨綱,外界解讀是為消除美國對他「台獨」的疑慮,淡江大學教授趙春山19日表示,賴清德想撕掉台獨標籤非常困難,若當選後兩岸一定比現在更危險,大陸即使不打仗,也能藉「2方式」打壓台灣。
民進黨2024立委選舉的初選登記20日開始領表,前彰化市市長邱建富領表首日現身民進黨彰化縣黨部,領表將參選第2選區(彰化、花壇、芬園)初選,將與現任立委黃秀芳競逐,邱建富說,禮讓多年讓他累積相當政治實力,目前是能量最佳時刻,將參選到底,為彰化爭取更多建設。
[Newtalk新聞] 國民黨前秘書長金溥聰今天(20日)接受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專訪,對於藍營2024年總統大選該由誰出馬對戰民進黨「定於一尊」的賴清德?金溥聰認為應該採用「徵召」的方式,但不就是單純地「徵召侯友宜」,建議黨中央應該有一套「徵詢」程序,以求「消耗最小,勝率提高」。 黃暐瀚以「金溥聰:徵召最強候選人,藍營才有勝算」為題綜整金溥聰專訪內容,看似極沒有新意的談話,其實金溥聰表達其中還有細緻的程序問題,只有把這些「眉角」都收拾乾淨,才能避免「藍營危機」。號稱「國民黨最犀利的一把刀」的金溥聰直指藍營危機包括:狀況危急,2024勝選機率越來越低;朱主席要約束傅崐萁發言,不可繼續傷害黨;藍營應用「徵召」找出最強候選人。 金溥聰強調,目前看起來,最強候選人應該是侯友宜,但以曾經是黨秘書長的經驗看來,「知道處理黨務,須得公平」。金溥聰說,「他的徵召主張並非等於徵召侯友宜,而是用民調決定之後『徵召最強者』」。共有3步驟:首先「盲測」,不限定對象,通盤做出多份民調;之後根據民調「徵詢」領先者的參選意願;最後「直接徵召」。 金溥聰認為,這樣對國民黨的消耗最小,勝率才會提高,否則以目前的狀況來看,
前副總統呂秀蓮今(3/19)在北區民間國是會議提出「雙兩岸關係」觀點,她強調,不用再追究「九二共識」內容,重要是對話代替對抗,以溝通化解分歧,以協商促進合作,並喊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改兩個字,一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