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病人不容易!標準化病人培訓模擬臨床實境

慈濟科技大學舉辦標準化病人培訓工作坊。
慈濟科技大學舉辦標準化病人培訓工作坊。

「說實話,我們反而比考生還要緊張!」扮演標準化病人的61歲曾惠滿表示,不但要牢記角色的背景資料、身體病徵,還得依照教案演出情緒、動作,更要時時注意「一問一答,不要多說」,才能引導護理系學生主動觀察與發問。一旦脫稿演出,將直接影響考生判斷和成績高低!

標準化病人要記住角色的背景資料、身體病徵,並依照教案演出。
標準化病人要記住角色的背景資料、身體病徵,並依照教案演出。

「我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更有身為老師的成就感!」64歲的標準化病人曾錫珍表示,曾在OSCE考試,看到護理系學生手足無措的反應。沒想到,三個月後又碰到同一名學生,很明顯的動作熟練了許多。原來,標準化病人正是協助護理學生的「職前訓練」,幫助他們更快將專業所學融入臨床。

不少標準化病人認為,實際演出的緊張程度一點也不輸考生。
不少標準化病人認為,實際演出的緊張程度一點也不輸考生。

慈濟科技大學舉辦標準化病人培訓工作坊,邀請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長江如萍、專科護理師曾寶慧、楊政達、蔡鈺屏授課。同時,安排專精戲劇演出的東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廖嘉琛,教導肢體語言及口語表達。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主任張紀萍表示,OSCE(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考試需要面對情況多變的標準化病人,還能變化出上百種情境考題。比起制式的技術考試,更增添真實性,也挑戰學生的臨場反應。

與課堂筆試、假人模型完全不同的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簡稱SP),採真人示範,必須完全按照教案演出,「多一分、少一毫都不行」。尤其,「絕對不能帶入個人經驗!」若自行加戲、改寫教案,都可能誤導考生。

學員認真觀察彼此的演出。
學員認真觀察彼此的演出。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長江如萍表示,標準化病人教案的每字每句都是精心設計,絕不能像戲劇的劇本般微調。更困難的是,不管面對多少考生,標準化病人的反應都要一致化,考試才顯得公平。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李欣慈舉例,在正式考試前,標準化病人都會提前一小時演練,以詮釋「八分痛」為例,需彼此觀察、調整,取得共識,才不會落差太大,影響考試成果。

若不慎忘記教案內容,標準化病人絕不能說「我忘記了」,考生可能誤判是腦子出狀況,反而應以「我剛剛少講了」來說明。即使學生現場卡住了,什麼都問不出口,標準化病人也不能「最怕空氣突然安靜」,心急的想「暢所欲言、指點一二」。此外,面對考生詢問「有什麼我還沒問清楚的嗎?」,標準化病人可不能被「套話」,傻傻的洩漏正確答案。

戲劇演出課程,訓練肢體語言及口語表達能力。
戲劇演出課程,訓練肢體語言及口語表達能力。

花蓮慈濟醫院專科護理師蔡鈺屏表示,OSCE考試就是將護理臨床狀況變成實作考試,學生上過OSCE課程,有了初步的實戰經驗,面對病人就能降低害怕和緊張。而慈濟醫院專科護理師曾寶慧表示,考慮到標準化病人多是50到60歲的長輩,會依照記憶力給予合適的教案,或刪減一些需要溝通的內容,才能讓考試過程更適切。

對許多護理系學生來說,要面對可以變化出上百種情境考題的OSCE考試,實際和扮演得維妙維肖的標準化病人互動,簡直是超高難度的大魔王關卡。尤其,考前五分鐘,學生隨機抽選16個號碼。再排隊依序站在對應的號碼門(臨床測驗站)前,在60秒內讀完病歷和醫囑。然後進入病房,面對考官(護理系老師)和標準化病人。沒想到,考場裡的標準化病人,可是比學生更緊張!完全不知道考生會問什麼問題,雙方就像「諜對諜」,都得繃緊神經、立即反應,十分有挑戰性。

(撰文/葉秀品、徐瑩芷,攝影/林冠羽、林昕穎、林沁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