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缺席的女兒

「女兒是沒用的賠錢貨!」

1996年,南韓釜山附近村莊的一位高齡婦女這樣大喊。當時我們正在討論家庭議題,坐在一旁的其他老太太也紛紛點頭同意。我問:為什麼?她說,不是因為女兒好吃懶做。「不,女人在田裡從事許多勞力吃重的工作,而且結婚幾乎不花家裡什麼錢。大家不想要女兒是因為對家裡沒有用──她們一結婚就離開家。留在家裡繼承家產、傳承香火的是兒子。」

我在中國也聽過類似的故事。有位男士說,當他女兒出生時,「我太太難過到不想照顧嬰兒,我還得勸她餵奶。」

這種心態有著生死攸關的影響。人類自然的男女出生率是男比女多5~6%。但中國在2000年的男孩出生率卻高出20%。這種歪斜的性別比率,普遍見於東亞、南亞、南高加索地區以及巴爾幹半島部份地區。這些地區的女嬰被蓄意流產、殺害或遺棄致死。為什麼?正如釜山的婦女所言,這是殘酷的經濟學。這些文化傳統不容許成年的女兒操持家業或繼承家產,造成她們在原生家庭價值低落。

但是最近女性人口比率低落的現象開始改變(參見右頁〈消失各地的女孩〉)。南韓自1990年代中期起,兒童性別比率重回平衡,男孩對女孩比率從原本的偏高,回到正常的生物自然比率;如今南韓甚至有偏好女兒的傾向。印度2011年戶口普查顯示,西北部的孩童性別比率大幅下降,這在過去往往很高。在中國,這種性別比率攀升的現象也趨緩了。

這些改變伴隨快速都市化及社會變遷而來,有助提升女兒在父母心中的價值。女兒不再從原生家庭消失,有時候還把男人帶回家裡。在那次釜山田野調查的20年後,有位南韓女士告訴我:「我媽年輕時只生了三個女兒、沒生兒子,為此備受欺凌。現在我們長大了,她也開心了,因為我們都留在她身邊。她說她的女婿們待她比兒子還好。」

重男輕女的文化

好幾世紀以來,中國、南韓與印度西北部的鄉下社會結構,把女兒拒於原生家庭之外。女性結婚後就歸屬夫家;娘家的新人力則由嫁進來的媳婦遞補,更彰顯了兒子的價值。類似的社會結構也可見於其他強烈偏好生男的地區,包括越南北部及南高加索地區國家。

為了鞏固這種女兒地位的移轉,女性一嫁入夫家,她在娘家的「位置」就被移除,新的空位則留給兄弟未來娶進門的新娘。如果女兒重新回歸娘家,她和父母就得為了應付這種不尋常的情形而大傷腦筋。娘家其他成員及村民也會抗拒,因為這可能意味個人產權的減少。比方說,中國的鄉下女子一旦出嫁,其所屬地權就重新分配給其他村民,當她重回原生家庭自然會招惹不少敵意。

這些文化常規的影響力,在長輩生活的安排方面也展露無遺,例如台灣、南韓等國家相較菲律賓等國有更堅實的父系(男性為主)家族結構,而菲律賓的家族結構則不偏好任何性別的小孩。我和南韓漢陽大學的金斗燮即將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台灣和南韓,不少父母與結婚的兒子同住,但少有人是和結婚的女兒同住。反觀在菲律賓,父母和已婚的任一性別孩子同住的可能性則相同。因此菲律賓孩童性別比率正常、台灣和南韓卻不平均,也就不足為奇了。

女性地位低落的結果不令人意外。家中不需要的女兒,被以殺嬰或遺棄等手段除去,導致男孩比率偏高。1980年代開始,超音波和其他辨別胎兒性別的科技問世,人們在生產前就能依據性別偏好動手腳。這些新方法讓父母更容易以墮胎方式避免生女,使新生兒性別比率呈現更大的不均。